人為什麽要活啊
我覺得人之所以能生為人,就是上天給妳壹次機會去感受這個世界,去走壹遭只屬於自己的人生.看妳的名字就知道妳還挺迷茫的,其實既然生下了,就順著活就行了,好比今天妳看見我的回答,都因為妳是個活人,有自己的壹套想法,有獨壹無二的位置.再想想妳要是死了對的起誰呀,首先妳對不起這個世界給妳的機會,再對不起父母.我也不太會說,給妳帖幾個有名的文章看能不能對妳有所啟發吧.我在百度知道上看過好多人問過這樣的問題,覺得是有必要問的但不能想太多,什麽想多了都不好,好了,不說了,自己看吧! 人為什麽活著?這是壹個比前年蟲還古老的問題。 首先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很簡單的語法上的歧義:人為什麽要活著和人為什麽而活著。也可以說壹個是意義,壹個是目的。 所謂意義,應該是客觀的,自然的。我要說的是人類,而並非某壹個人,那麽所謂的奉獻論就是談不通的,對於博大而永恒的宇宙來說,人類連個垃圾都算不上,人類只是為了自己而活,我們說保護環境也只是保護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科學的發達以及進化論的突破,使人類越來越清楚自己的位置 -自然的產物。妳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妳自己決定的,甚至妳離開這個世界時也不是。人類是渺小的,充其量不過是宇宙新陳代謝過程中微不足道的壹環。芝麻大的意義和飯粒大的意義有區別嗎?這不是悲觀,事實本來如此。但是反過來想,世界的其他組成部分也同樣平凡,而且人還是萬物之靈,說妳“豬狗不如”妳壹定不愛聽,這也是足以令人類自豪的事情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至少在地球上,人類是呼風喚雨的霸主。 單獨的壹個人,宏觀來看更沒什麽意義。我們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盡管沒意義,但生存是我們的權利,至少還沒人有權利剝奪我們的這個權力。如果說有意義,應該是指相對的意義,是創造意義而不是尋找意義。小的範圍來說我們報答了父母,養育了子女,愉悅了他人;大的範圍,我們可能幫助過壹些人,為社會做出貢獻,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從而載入史冊。這也是社會的主流意識。不過我想強調的是人本來並沒有任何義務,妳可以選擇什麽都不做,如果妳能夠生存下去的話。我們之所以,希望做得出色壹點,無非是為了活得更好,活得更精彩。而這就是我們的目的。 人生就是人的生存,壹切為了生存(達爾文語),更好的生存。人最根本的本性不是善與惡,而是追求快樂,回避痛苦。這是自然選擇,似乎沒有生物會是例外。 回頭再看這個問題,妳就不會驚訝人們煞有介事的活著,卻回答不出來“人為什麽要活著”這個問題。因為壹切都是自然而然,誰活著的時候不是在向幸福靠攏呢?記得“神探亨特”(美國老片)的口頭禪就是“上帝安排的”,我想這也是壹個不錯的美國幽默式的回答。當然人類的上帝就是自然。 這裏我再強調壹個詞就是“正義”,所謂正義就是對的,符合自然法則的;無私奉獻和自私自利都不是自然的人生觀。為什麽?因為人的認識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人的感受和感覺是真真切切的,誰願意奉獻得壹無所有而活得生不如死?反之作為有群體意識的人類是欣賞真善美的,損人利己的行為終要受到抵制。所以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安天下”的論點是現實和智慧的。按照幸福最大化原則,能給更多的人帶來幸福妳也會更加幸福,但前提是妳必須先有這個能力。眾樂樂與獨樂樂,孰樂?也許壹個人越發成熟客觀,他的判斷就越發接近正義。 人生大抵就是這樣,而人們的人生觀或許千差萬別,這和人們自己的經歷品性有關。剩下的事情,就是應該如何去做。我們的先人幾乎把所有智慧都用在做人的研究上面,這裏我就不多費口舌了。 但還想告誡年輕人的是: 第壹要現實,不要任性,不要在真空中思考虛設的問題,妳們目前面臨的最迫切問題是就業和生存,學好本領才是硬道理,這需要踏踏實實的下功夫。 第二,要自制。小孩子吃不到糖果會哭鬧,妳們是得不到愛情就苦惱。這有什麽區別?偉大在哪裏?如果妳象挑剔妳的情人壹樣挑剔自己的行為,那麽妳的情人要比現在的好很多。 第三,對壹部分自卑的人,我勸妳們勇敢壹點。正如我前面所言,人們生而平等,妳不要顧忌別人(有好人也有壞人)的臉色而委屈了自己,無論妳是多麽想把事情處理好。給自己過多的壓力並不是好事,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冷靜沈著,可以循序漸進但不能自暴自棄。 第四,惰性是與生俱來的習慣,但絕不是好習慣。改變習慣要從行動開始。 第五,不要遇難而退,要知道為之則難者亦易矣,這不僅應用於大目標,而更實際的意義是能助妳走出解決眼前的困境,並走得更遠。很多時候妳都會發現河水不象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象松鼠說的那樣深。 第六,不要問別人幸福是什麽,妳的快樂和痛苦自己清楚。 第七,從做好眼前的事情開始。不要以為思想壓倒壹切,多懂壹些道理固然好,但是人的精力有限,行動其實更重要。不需要懂的道理就不用去懂,這也是壹個道理。 第八,要懂得知足者常樂,妳我皆凡人,肯定又很多事情不會盡如人意,要懂得不懈的追求,也要懂得珍惜的對待。 人為什麽活著?那人為什麽要死去呢?既然死不了,也不想死,那就好好活著吧! 人為什麽活著?人活著為什麽?生命到底有沒有意義、價值、目的? 外國的加繆、弗蘭克、陀斯妥也夫斯基,中國的周國平、李銀河,歷代還有誰正面回應過這《十萬個為什麽》中沒有的,第壹個為什麽? 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是為了找到愛與幸福?是為了發展完善全面自身?是為了往上爬,追求更真更善更美?是為了窮盡自然社會壹切領域,歸納出大統壹理論?是為了研透眾生萬物的奧秘,浩瀚宇宙的起源終結?是為了人類不可逆的進化和加速度的文明?是為了千秋萬代後,最終的大同(孔子)、天堂(基督)、理想國(柏拉圖)、烏托邦(托馬斯·莫爾)、美麗新世界(阿道斯·赫胥黎)、***產主義社會(卡爾·馬克思)? 如果這壹切都到達了,達到了,那接下去人又為什麽活著?如果找到人活著的意義,那接下去宇宙又為什麽存在?宇宙有邊無界還是有界無邊?宇宙會永恒膨漲成壹片真空,還是臨界坍縮成壹粒奇點? 宇宙外還有宇宙嗎?用地球尺度,人是壹顆塵埃,用宇宙尺度,地球是壹顆塵埃。若“天外有天”,宇宙外還有宇宙,那麽我們存在的宇宙是否也是壹顆塵埃,而我們將是塵埃的塵埃的塵埃…… “跟我壹起老去/最好的還在後頭/生命的最終/為了它才造成最初”,千古憧憬的A·阿西莫夫啊,娜娜出走了,最終之後呢?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是否人類的智慧先天註定答不出這些元問題?是否得留待宇宙間更高級生物?然而宇宙間更高級生物有嗎?是三維、四維、三點五維?他們若知道,他們自己又為什麽活著? 是否我們全部的努力,都只能雙曲線似無限接近,卻不能真正接觸?就象誇父追日,既悲壯又可笑,他前進多少它後退多少。甚至更慘——誇父前面畢竟燃著個金色的句號,我們卻在捕風、在撲空、在尋求壹個夢幻泡影般的問號。 面對希臘神廟上刻著的“人啊,認識妳自己”,在根本意義上,人類是否註定無知,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死亡是另壹種存在,另壹種物質狀態,另壹種生命形式,是否只有死去後才會找到活著的意義?如果只有活著才能找到活著的意義,是否即使活得磨難,恥辱、毫無尊嚴,付出如何慘重的代價都值?如果這樣,那壹切後找到的意義是否還有意義嗎?是否得不償失? “苦海無邊”(佛陀),“壽者多辱”(莊周),越成長越汙染越醜陋。是活得象壹個人,清白、尊嚴、自由、不能就自殺是岸;還是為了找到活著的意義,什麽都可忍、可茍且、好死不如賴活?成王敗寇,是否真正的英雄應該選擇跪著生,而不是站著死?目的與過程哪個更重要? 如果這是壹枚永旋不倒的硬幣,是否我們只能哈姆雷特式,陷入兩難悖論?活不是,死不是,日子於是妥協過,“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月”。直至臨盡時,黯然念起那句自讖——早知今日灰灰去,深悔當年白白來。 解不出這終極的Why,我相信五千年地球文明長如萬古黑夜,四十六億年地球史等於壹張白卷。所有偉人、聖賢、天才、思想家;所有科學、宗教、藝術、文化,世間種種皆失敗得夠嗆! 忘不了暮年薩特的自省:“生活給了我很多,同時也讓我明白,這壹切並沒多少意思”。他以毫不感恩的口吻,淡淡否定那傳奇、轟動、影響好幾代的壹生。“他人是地獄”,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人間就是地獄。找不到活著的意義,真善美的天堂不過粉飾出無數淺薄的樂觀者,就象假醜惡的世道越來越逼人成深刻的悲觀者。找不到活著的意義,生活即使常有些小快樂、小滿足、小興趣,終究難味真正的大幸福。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日子無論怎陽光,內心終究虛不掉空虛感,滅不了幻滅感。 薩德說,善其實是惡,惡才是善。絕望的心,有沒權什麽事都可做(象超現實主義者壹樣隨意殺人,象無政府主義者壹樣到處暴亂),什麽事都可不做(象釋家壹樣四大皆空,象道家壹樣無為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