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關於地理學科類論文範文參考文獻,與如何進行地理教學

關於地理學科類論文範文參考文獻,與如何進行地理教學

何為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壹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師,我們在地理課堂中要善於創設教學情境、培養讀圖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調動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並且註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學法指導,促進其有效學習,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的幾點做法。

壹、 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有效性

地理學科是壹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也是壹門很有趣味性的學科,地理知識豐富而精彩。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研究學生,鉆研教材,充分利用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以提高地理課堂的有效性。以湘教版七年級上冊“世界的火山地震帶及其分布”為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美麗的地球”“地震破壞”的圖片,讓學生形成鮮明的對比,然後短片回顧我國汶川地震、日本3.11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的場景,把學生帶入教學情景中,讓學生在深受震撼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地震的強大破壞力,激發了學生的憂患意識,從而調動了學生探索地震相關知識的極大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師的有效性。

二、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註重讀圖能力的培養,提高課堂有效性

地理教材中除了用常規的文字語言來對地理知識的描述外,還有另外壹種語

言,就是我們常說的地圖語言。對初中學生而言,教會他們讀圖、用圖,不僅能幫助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註重引導學生讀圖、析圖、用圖、畫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盡量把地理知識融入到地圖中去理解,使圖上內容與文字描述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從而使“死”圖“活”起來,“靜”的文字“動”起來,久而久之,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自然就養成了讀圖、用圖的良好習慣。例如我采用形象比喻法來教育學生記住壹些圖形的輪廓形狀:黑龍江的輪廓像壹只美麗的天鵝,湖南的輪廓像美人頭,英國的輪廓像壹只正在吃壹堆青草的兔子,意大利的輪廓像壹只女士的靴子等等;又如,學習分層設色地形圖觀察地勢起伏時我采用剖面觀察法等等。

此外,地理教師應教給學生壹些繪制各種圖表的方法,適當的統計分析知識以及地理問題的歸納方法等,然後指導學生通過資料的表達,地圖、各種圖表對地理信息進行全面、深入的歸類整理和分析。同時教師要特別註意去引導學生分析各種地理信息的聯系、差異,力圖發現新的更有價值的地理信息。

三、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實施探索性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提高課堂有效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對於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意識十分淡薄,學生壹直處於被動學習狀態,教學質量和學生聽課質量難以提高,而探索性地理教學就是主張讓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掌握科學研究必須具備的科學方法,探究性的獲得科學概念,並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例如,在“海陸變遷”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發現海洋生物化石的壹系列圖片,並進行分析:喜馬拉雅山在地質年代是怎樣的地理環境?我們利用科學史來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及科學興趣和探究精神,具有很高的價值。此外,地圖的運用在地理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壹個重要環節,其中略圖的運用尤為重要。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地理略圖,加強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例如,學習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七大洲、四大洋”壹節的內容時,教師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七大洲、四大洋”簡圖的繪制;又如學習湘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的行政區劃”時,學生也可以參與到每個省級行政區輪廓的繪畫中來,在這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

地掌握了它們的相對地理位置。地理略圖不僅能揭示地理事物的相互聯系,還能顯示出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地理略圖的運用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 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進行學習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提高課堂有效性

學習評價是促進學生發展的壹種評價方式,其中包括學生個人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覺思考的習慣,同伴的評價和教師評價有助於學生進行反思,有助於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新課程倡導賞識教育,無論學生的成就大小,教師都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之處並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這樣學生會感受到教師的鼓舞和信任,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自然會產生極大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五、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註重情感交流,提高課堂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的壹個亮點就是提出了“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地理教學只有做到“三維目標”的統壹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可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註重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