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修究竟講的是什麽
辯證法 有壹個南斯拉夫的農夫在看報紙,他常常看到“辯證法”這個字眼,想知道它的意義,但是沒有人能夠告訴他。 ***產主義者談論辯證法--唯物辯證法或進化論辯證法。黑格爾派的人也談到辯證法--生命透過正論、反論和中和而進行,每壹樣東西都透過跟它的相反之物奮鬥、沖突而進行,每壹個綜合都再度變成壹個正論,然後壹直繼續下去…… 所以,這個農夫就跑去找-個牧師,他說:「這很簡單,我用壹個具體的例子來解釋給妳聽。有兩個人,其中壹個很幹凈,另外壹個很臟,他們兩個都走向河流,哪壹個人會下去洗澡?」 「那個臟的。」農夫說。 「不,他為什麽要洗?他已經習慣於他的臟,是那個幹凈的人想要保持幹凈。讓我們再看-次。有兩個人,壹個臟的,壹個幹凈的,他們走向河流,哪壹個人會下去洗澡?」 「很簡單!」農夫回答說:「那個幹凈的,因為他會想要繼續保持他的幹凈。」 「不!」那個牧師說:「他為什麽要先洗,既然他已經幹凈了?是那個臟的人想要變幹凈。讓我們再看壹次。兩個人走向河流,哪壹個人會下去洗澡?」 「兩人都會下去。」那個農夫說,他很有自信說他已經抓到了「辯證法」的要領。 但是,那個牧師說:「兩個人都不會下去,因為他們為什麽要下去呢?那個幹凈的已經幹凈了,而那個臟的已經習慣於他的臟。」 道 有人問壹位禪師:「請問師父,妳的『道』是什麽?」 他回答說:「當我覺得餓的時候,我就吃;當我想睡覺的時候,我就去睡覺--這就是我的『道』。當我不餓的時候,我從來不吃,當我餓的時候,我絕對不會斷食--這就是我的方式!」 那個人說:「這看起來並不太像是『道』啊--因為我們也壹樣在做啊!」 師父笑了出來,他說:「如果妳都是這樣做的話,就不需要來找我了。」 虔誠的信徒 有壹個人壹生都非常虔誠,他持續每天對神祈禱至少十小時。 然後他死了,不像他那個無神論的弟弟,他死得很淒慘,而且身無分文。他太太離家出走,他的合夥人欺騙了他,他的房子燒掉了,他所有的小孩都變壞;但是,他弟弟在壹生中從來沒有祈禱過壹次,反而非常富有、非常健康,有壹個很棒的太太,孩子們也都很有出息,簡而言之,壹切都很棒。 當那個非常虔誠的人來到神的面前時,他問說:「主啊!我不是在抱怨。妳知道我不是在抱怨,當妳奪走了我的房子,我懷著感謝的心向妳祈禱,我知道妳有壹個好理由;當我的太太離家出走,我再度懷著感謝的心祈禱,因為我知道妳壹定有壹個好理由;當我所有的小孩都反對我,我再度懷著感謝的心祈禱,既然我知道每壹件事情都經過妳的允許才發生,我就向神聖的智慧鞠躬。但是,為什麽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這個每天對妳祈禱至少十小時的人身上,而沒有發生在我那個主張無神論的邪惡弟弟身上?」 「因為,」神很生氣地說:「妳太煩了!」 天才與傻瓜 特吉內夫(Turgenev)是蘇聯最偉大的說故事專家之壹,他寫了壹個故事。 在壹個村子裏,有壹個人被認為是愚蠢的,他的確如此。整個村子的人都取笑他,他被當成傻瓜,而村子裏面的人都在享受他的愚蠢。他對自己的愚蠢感到很厭煩,就問壹個聰明的人:「我該怎麽辦?」 那個聰明的人說:「什麽事都不必做!只要當某壹個人在贊美某個人,妳就譴責他。如果有人說:『那是壹個聖人。』妳就立刻對他說:『不!我知道得很清楚,他是壹個罪人!』如果某人說:『這本書非常偉大!』妳就說:『我已經讀過了,也研究過了。』不管妳是否已經讀過,只要說:『這是垃圾!』如果某人說:『這幅畫是偉大的作品之壹。』妳只要說:『那是什麽?只是壹張畫布和顏料,小孩子就可以畫出這樣的畫!』批評、否定,要求證明,七天之後再來找我。」 七天之內,整個村子裏面的人開始覺得這個人是壹個天才。他們說:「我們從來不知道他的才能,他對每件事情都是天才。妳拿壹幅畫給他看,他立刻就指出錯誤;妳拿壹本偉大的書給他看,他也立刻指出錯誤。他擁有壹顆偉大的頭腦!他是壹個分析家!壹個天才!」 到了第七天,他去找那個聰明的人,說:「現在我已經不需要向妳尋求任何指點,妳是壹個傻瓜!」 從前整個村子都相信那個聰明的人,但是,現在他們都說:「我們的天才說他是壹位傻瓜,所以,他壹定是壹個傻瓜。」 存在的語言 從前有壹個叫「蘇菲」的神秘家,每天都到回教寺院,他站在那裏,壹句話都不說,就這樣好幾年,人們開始覺得好奇。 有人問他;「妳從來不說壹句話。我們甚至沒看過妳的嘴唇動壹下,我們密切地註意妳、觀察妳,不覺得妳有在說任何話,妳站在那裏就像壹塊石頭,這是哪壹類型的祈禱?」 那個神秘家說:「從前有壹個乞丐站在國王的皇宮前,那個國王說:『妳想要什麽?妳想要求什麽?』那個乞丐說:『如果妳看著我無法了解,那就不需要說了,我會去找另壹家,看著我--赤裸裸地在寒冬裏顫抖,註意看我的肚子,它已經和背部黏在壹起,看我的四肢,所有的肉都沒有了,我只剩壹個骨架,而妳在問我想要什麽?我的人站在這裏還不夠嗎?』那個國王變得害怕,那個乞丐是對的,便給了他很多東西。」 那個神秘家又說:「那壹天我剛好路過,從那壹天開始,我就停止祈禱,因為對於世界的國王,我要說什麽呢?他無法了解我處在怎樣的悲慘之中嗎?我還需要說嗎?我還需要主張什麽嗎?我還需要跟他明講嗎?如果他不了解我的存在,講了又有什麽用呢?那是沒用的。如果他無法了解我的存在,他就無法了解我的語言。寧靜就是我的祈禱,不發問就是我的發問,不欲求就是我的欲求,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整個存在。」 平凡之偉大 幾天前,有壹個男人跑過來問我:「我到底該不該結婚?」在印度,那是壹個經常性的問題。 我告訴他:「平凡就好,為什麽不結婚?」 但是他不願意,不結婚代表他有某些特別之處;結婚很平凡,變成有家事的人是如此平凡。 他說:「那些偉大的人全都沒有結婚啊?」 我告訴他:「如果妳想變得偉大,請去別的地方,偉大對於我而言,那是壹種疾病。如果妳想平凡就好,那再來找我。」 他又來了,我問他:「閉上妳的眼睛,聽從妳的內在,告訴我妳想要什麽?」 他說:「當然,我也想結婚,但是那看起來是如此平凡,生命全都浪費在壹些很瑣碎的事物上。」 事實上,整個世界就是由平凡的事所組成的。「偉大」不在於事物本身,「偉大」在於妳把什麽樣的品質帶入了妳的生命之中,也帶入平凡事物之中。 聞與悟 有壹個很有名的事件,是關於壹個儒家的學者在向壹個禪師找尋成道的方法。 那個學者經常抱怨師父的解釋不完整,保留壹些重要的線索,但師父向他保證並沒有保留任何東西,那個學者仍堅持師父壹定有保留壹些東西不讓他知道。後來,他們壹起到山上的小徑散步。 師父突然問:「妳有聞到月桂的味道嗎?」 那個學者說:「有。」 師父說:「妳看,我並沒有保留什麽不讓妳知道。」 這個故事很奇怪,但是含意非常深。師父是在說什麽呢?月桂的味道嗎?他對門徒說:「妳有聞到月桂的味道嗎?」他們總是把妳帶到那個立即的場景,不會去管哲學性的問題。 那個學者聞到了,他說:「有!」 師父說:「妳看,我並沒有保留什麽不讓妳知道。就像妳能夠聞到月桂的味道,妳也能在當下這個片刻聞到佛性,他就在月桂裏面,他就在這條山上的小徑上,他就在小鳥裏面,他就在太陽裏面,他就在我裏面,他就在妳裏面,妳是在說什麽有所保留?妳是在說什麽秘密?」 史維特凱圖的故事 在印度的《優婆尼沙經》裏面,有壹個非常古老、非常優美的寓言。 有壹個兒子名字叫作「史維特凱圖」,父親烏達拉卡是壹個偉大的聖人,他問父親說:「爸爸,我是誰?存在我裏面的是什麽?我嘗試又嘗試,我靜心又靜心,但總是無法找到它。」 史維持凱圖是壹個小孩子,提出壹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如果換壹個人來問這個問題,烏達拉卡很可能會簡單地回答。但是,要如何幫助壹個小孩來了解呢?他是在問那個事實上存在的最偉大的問題。 烏達拉卡必須創造出壹個設計,他說:「妳到那邊的樹上摘下壹個果實。」 小孩跑過去,從樹上摘下壹個小小的果實。 父親說:「現在將它切開,妳在裏面看到什麽?」 小孩子說:「有很多小小的種子。」 父親說:「妳挑壹個種子,然後將它切開來,看看它裏面有什麽?」 小孩子說:「什麽都沒有。」 父親說:「這棵大樹是從那個什麽都沒有而來的,在種子的中央存在著空無,妳將它切開,裏面什麽東西都沒有,從那個空無產生出這棵大樹的存在,妳的情況也壹樣,史維特凱圖。」任何壹個人曾經說出的最偉大的名言之壹誕生了,「那個就是妳,妳就是那個,史維特凱圖。」 妳也是那個存在於種子核心的空無,除非妳在裏面找到這個不存在,否則將無法達到可靠的真理,可以在理論上探討,可以將它哲學化,但是妳將無法真正了解。 那個小孩子去冥想他的空無,然後變得非常寧靜。他沈思,享受這個空無,非常深刻地去感覺它,但是之後有壹個問題再度升起,幾天之後,他再度來到父親那裏說:「我可以感覺,但是事情仍然沒有非常清楚,它們還是很模糊,就好像霧包圍著每壹樣東西。我可以看到每壹樣東西都是由空無產生出來的,但是空無怎麽跟東西混合在壹起?存在怎麽跟空無混合在壹起?存在怎麽跟不存在混合在壹起?它們的確似非而是。」 父親再度陷入困難,小孩子提出的問題都很難回答,成人給予小孩的答案幾乎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假的,只是為了要挽回面子,通常都是在騙他們。但是,烏達拉卡不想騙這個小孩子,況且他的好奇心並不只是平常的好奇心,那是壹個很深的問題,他真的是關心那個問題。 他的身體或許還是壹個小孩子,但靈魂是很古老的,壹定在前世有努力過,壹定是很努力想去穿透那個奧秘。 父親說:「妳端壹杯水來。」 小孩子去拿了壹杯水。然後,父親說:「現在去拿壹些糖來。」 他將糖拿來,父親說:「將它們混合在壹起。」糖溶入水裏,父親說:「現在妳能夠將糖和水分開嗎?」 小孩子說:「不可能,我甚至看不到糖跑到哪裏去了。」 父親說:「妳試試看。」 小孩子洞察了它,但是他看不到任何糖,糖已經溶解了,已經變成水。 父親說:「妳嘗嘗它。」小孩子嘗了,它是甜的。 父親說:「妳看,就像這樣,妳或許無法決定什麽是存在,什麽是不存在,它們就像糖和水壹樣,互相溶入對方,妳可以嘗它,然後就知道水裏含有糖,現在妳或許無法分開它們,事實上沒有人能夠分開他們,因為他們是分不開的。」 真相 我認識壹個人,他是壹個高官,有壹次我要上喜馬拉雅山,要他跟我壹起去,他說:「不可能!我沒有辦法休假。」 我說:「為什麽?」我從來沒有看過他休假。我說,這到底是怎麽壹回事? 他說:「我在辦公室裏面完全沒有用,我不想讓任何人知道這壹點。我必須壹直待在那裏,讓別人產生壹種印象--我是被需要的,壹旦我休假了,每壹個人都會覺知到我根本不重要,因此,我不能休假。」 推與拉 有壹次,那斯魯丁去看心理醫師,他說:「我覺得很困惑,請妳想點辦法,它已經變得不可能,每天晚上,我都重復作同樣的夢,夢到我站在門口,壹直推、壹直推,門上有壹個招牌,我壹直推、壹直推,卻都推不開。每天晚上,我醒來的時候都流了壹身汗,而那門從來沒有推開過。」 心理醫生開始記下所有他講的話,經過半小時的談話之後,問說:「現在告訴我,那斯魯丁,門上寫的是什麽?那塊招牌上寫著什麽?」 那斯魯丁說:「上面寫著『拉』。」 八只白色大象 美國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之壹--威廉-詹姆斯--寫了壹本書,那本書成為心理學和宗教研究上非常重要的裏程碑,名字叫《宗教經驗的種種》(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他環繞整個世界旅遊,為那本書搜集資料;有很多宗教方面的書被寫出來,但是沒有壹本書能夠到達那個高度。威廉-詹姆斯很努力在它上面下功夫,他也來到了印度,他必須如此,如果妳在寫壹本關於宗教的書,那麽,印度是壹定要來的。 他來到了印度,去看壹個在喜馬拉雅山上的聖人,那個聖人沒有告訴他名字,事實上,聖人是沒有名字的,所以不需要告訴他名字。他去看那個聖人,然後問了壹個問題。他讀印度的經典,經典裏面說地球由八只白色的大象支撐著。 他是壹個邏輯學家,所以感到困惑,便問那個聖人:「這看起來很荒謬,那八只大象站在什麽上面,它們如何被支撐著?」 那個聖人說:「被另外八只更大的白色大象支撐著。」 威廉-詹姆斯說:「但是那並沒有解決問題,那八只較大的白色大象又是站在什麽上面呢?」 那個聖人笑了,他說:「大象又站在大象上面,然後又站在另外的大象上面,壹直推論下去,妳可以繼續問,而我將回答妳同樣的問題,直到最底下的。」 威廉-詹姆斯想,可以再問壹次:「那個最底下的被什麽所支撐?」 那個聖人說:「當然,被八只更大的大象所支撐。」 奧修(Osho)簡介:二十世紀最具知名度的靈性大師之壹。他從東西方哲學精華中提煉出對現代人靈性追求具有意義的訊息,並發展出獨特的靜心方法,其作品廣為流傳,是許多追求靈性及心靈成長人士的枕邊書。奧修與甘地、尼赫魯、佛陀等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位人物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