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詩寫的是七夕節。
原詩: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
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戶戶都在壹邊觀賞秋月,壹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出處:唐·林傑《乞巧》
擴展資料: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是壹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詩句淺顯易懂,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表達了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願。
七夕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是“乞巧”,就是向牽牛、織女祈求靈巧與智慧,此智慧是與人類生產生活緊密關聯的“勞動智慧”。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壹習俗唐宋最盛。乞巧文化的初始階段就是人類對智慧始祖的崇拜;民俗化的乞巧文化,雖然伴隨著婚姻愛情等因素,但也掩蓋不了中華兒女祈求勞動智慧的本體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