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夕陽西下、日落西山、日暮途窮、日薄西山、殘陽如血
壹、日出
1、旭日東升 [ xù rì dōng shēng ]
解釋:旭日:初升的太陽。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形容朝氣蓬勃的氣象。也比喻艱苦的歲月已過去,美好的日子剛剛來到。
出自:周 孔子編訂《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旭日始旦。”
譯文:太陽剛剛升起。
2、如日方升 [ rú rì fāng shēng ]
解釋:像太陽剛剛升起來壹樣。比喻新生事物有廣闊的發展前途和強大的生命力
出自:周多人所作 《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
譯文:像月亮壹樣的永恒,就像太陽升起,如南山壹樣長壽
3、日升月恒 [ rì shēng yuè héng ]
解釋: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初上弦壹般。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候。舊時常用作祝頌語。
出自:周 孔子《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譯文:像月亮壹樣的永恒,就像太陽升起
4、朝氣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釋:朝氣:早上的空氣,引伸為新生向上,努力進取的氣象;蓬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充滿了生命和活力。
出自:近代 李曉明《平原槍聲》:“朝氣蓬勃的肖家鎮壹下子變得空虛了,沈靜了。”
5、霞光萬道 [ xiá guāng wàn dào ]
解釋:形容日出日落時霞光散射的美麗景象。也形容某種珍寶放出耀眼的光輝。
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壹回:“但見個東西映著日光,霞光萬道,從門裏就沖著他懷裏飛來。”
譯文:只看見壹個東西映著陽光,日落時霞光散射的美麗景象,從家裏到沖著他懷裏飛來。
二、日落
1、夕陽西下 [ xī yáng xī xià ]
解釋:指傍晚日落時的景象。也比喻遲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出自: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夕陽早已往西沈下來,漂泊未歸的遊子還在極遠的地方。
2、日落西山 [ rì luò xī shān ]
解釋: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將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出自:唐 無名氏《上唐書·音樂誌》:“‘歌和雲:‘日落西山還去來。’”
譯文:歌和唱道:‘太陽快要落山明天還是會升起來‘。
3、日暮途窮 [ rì mù tú qióng ]
解釋: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盡頭。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
出自:漢 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譯文:我已走到了盡頭,不過是故意倒行逆施的。
4、日薄西山 [ rì bó xī shān ]
解釋:薄:迫近。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出自:晉·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譯文:但是只因為祖母劉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樣子,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樣。
5、殘陽如血 [ cán yáng rú xuè ]
解釋:夕陽西下,映襯出的晚霞猶如血色鮮紅。
出自: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譯文: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