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渠首到鬥雞,要過兩個隧洞,壹為金小堡隧洞,壹為鬥雞隧洞。也有兩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壹為福林堡遺址,壹為金大堡遺址。要經過壹個渡槽,即金陵河渡槽。再來說說新石器時代文化吧,據資料記載新石器時代為——距今約10000年至4000年前。 中國新石器時代和農業的起源在距今壹萬年以前,中國農業的出現大概與西亞同時,是世界上重要的農業起源地之壹。
第壹個要經過林家村,該村名為“八百裏秦川第壹屯”,我是第壹次聽說這個叫法,根據西府壹帶的稱呼,好象沒有叫“屯”的,顯然是後加上去的。要經過兩段鐵路橋,橋樁特別高,反應了山越來越多了。
當年為了修寶天鐵路,解放軍身系繩索,在峭壁上打眼放炮,全憑人工修通了寶天鐵路。西北野戰軍19兵團築路犧牲將士紀念碑在市內。
要經過滑坡災害治理工程和金臺森林公園。叫森林公園有些過了,叫樹林公園比較貼切。經過寶雞劇團和基督教會。通往北坡金臺觀的“勝利橋”是1970年10月由禮泉人修建的,當時在寶雞修渠的民工全是禮泉人,因為他們是受益區。寶雞峽金陵河渡槽東面風景比較好,沿渠載了不少常青松樹,成為冬季遊寶雞峽渠最為可人的亮點。渡槽上的鐵欄桿刷上藍漆,雖然起了保護作用,與渡槽的年代不太協調,有勝於無吧,起到防銹蝕的作用就可以了。再經過鬥雞隧洞,從東面出去,寶雞引渭渠市區段可以說走完了。 大壩—林家村-兩座鐵路橋-新石器時代福林堡遺址-滑坡災害治理工程-金臺森林公園-基督教會-寶雞峽金陵河渡槽-新石器時代金大堡遺址-金小堡隧洞-鬥雞隧洞。其中金小堡隧洞東西不連接,路塌方已斷,需要下到公路繞行,即下去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