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憫農》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什麽意思?

《憫農》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什麽意思?

《憫農》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意思是:

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地裏除草,壹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裏。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出自唐朝詩人李紳的古詩作品《憫農》第壹二句,其全詩文如下: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註釋

1.憫:憐憫。

2.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土。

3.誰知盤中餐:在臺灣,香港等地寫為誰知盤中飧(sūn), 國內采用簡化字後,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為餐了。餐飧:晝飯為餐,晚飯為飧。

翻譯

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地裏除草,壹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裏。又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壹粒都是那麽的辛苦。

賞析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第壹、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裏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www.slKj.org使得第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於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告訴人們應該節約食物,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