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小學二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原文
別以為人才會說話,大自然也有語言。
這語言到處都有,
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妳看那水裏的蝌蚪,
多麽像遊動的逗號。
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春天已經來到人間。
妳如果釣到大魚,
魚鱗上有壹個個圓圈。
壹圈就是壹歲,
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
古老的三葉蟲化石,
鑲嵌在喜馬拉雅山巔。
這是在告訴人們,
那裏曾是汪洋壹片。
大自然的語言哪,
真是妙不可言。
不愛學習的人總也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教學要求1、學會9個生字和11個詞語,認識6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讀課文知道課文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麽,從而了解壹些自然現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指導朗讀課文,從讀中知道課文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麽;指導識字、學詞。
難點:學生對有些自然現象缺乏感性認識;有些語句較難理解。
課前準備
1、課文及有關大自然的課件、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2、到郊外等自然景區遊覽:看有關大自然的電視節目等。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壹、初讀課文
2、教師範讀(或放錄音讀),學生靜聽,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認讀生字。(給足時間,照顧差生)
4、自由讀課文,讀後在課文中找出9個生字和6個要求會認的字,反復拼讀,讀準為止。
5、檢查生字讀音:同桌互讀互查,教師利用不帶拼音的字卡采取開火車、指名讀、互相幫等多種形式進行,重點檢查“仔、那、永、訴”的讀音。
6、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正確。
7、大聲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用序號標出節次。
二、指導讀好壹、二、三節
1、學讀第壹節。
(1)教師範讀。看課件:以春天為背景,蝌蚪在水中遊動;大魚躍出水面;雪山、三葉蟲化石……等自然現象揭示自然奧妙的片斷。
(2)學生自由練讀。
(3)小組討論:通過看插圖、結合課前的郊外觀察,妳發現了什麽是怎麽知道的
(4)全班交流:相機處理“說話、語言、仔細觀察、發現”等詞語。
(5)個人自由反復練讀,同桌互讀互評;指名讀。
(6)全班齊讀第壹節。
2、學讀第二節。
(1)先自由讀,再指名讀。
(2)看課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遊來遊去。
(3)指名讀壹句,(貼小蝌蚪圖)範讀,齊讀。
(4)啟發學生想像討論:小蝌蚪在說什麽呢(相機進行口語訓練)
(5)師生合讀。
師: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生:春天已經來到人間。
(6)學生反復練讀,同桌互讀,從讀中知道這壹節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人們看到水中遊著的蝌蚪,就會知道春天到了。
(7)看課件:春、夏、秋、冬各季節特征的片斷,加深擴展學生的感受,以幫助突破難點。
(8)反復練讀,指名讀、評,最後齊讀第二節。
(9)齊讀壹、二節。
3、學讀第三節。
(1)指名讀第三節。
(2)看課件:真實圖像:大魚及其魚鱗的特寫。動畫:小魚漸漸長成大魚,魚鱗上的圈圈逐漸增多。(配以簡單講解)
(3)自由練讀,思考:這壹節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麽它告訴了我們什麽
(4)自由練讀,同桌互讀,指名讀,評後齊讀。
(5)討論:妳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
(6)看課件:樹的年輪與年齡。
(7)齊讀壹至三節。
第二課時
壹、指導讀好第四、五節
1、學讀第四節。
(1)指名讀第四節。
(2)看課件:“三葉蟲”化石的特寫,簡介。出現詞語“化石”,讀詞語“化石”。
看課件:海洋逐漸演變成雪山。簡介“三葉蟲”化石年代久遠,出現詞語“古老”,讀詞語“古老”。
三葉蟲是生活在海裏的微生物,可是現在是在哪裏找到它的化石的
指名讀第壹句。範讀,齊讀。
這是在告訴人們什麽指名答,讀第二句,範讀、齊讀。
(3)自由試讀第四節。指名讀、齊讀。
(4)這個奧秘是大自然告訴我們的。——出示詞語“告訴”,讀詞。
大自然還告訴了我們這樣壹些奧秘——看課件:動物化石(恐龍蛋等)、植物化石。
2、學讀第五節
(1)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太奇妙了,我們怎麽才能發現它的語言、讀懂它的語言呢
(2)指名讀最後壹節。讀詞語“粗心大意”、“永遠”。
(3)範讀第五節,必讀。
(4)總結:不愛學習,總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語言;粗心大意永遠也看不見大自然的語言;只有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善於觀察的人,才能發現大自然更多的“語言”,探索更多的奧秘。
(5)齊讀全文
二、思考小結
1、自由讀課文。
2、思考討論:詩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麽
3、口頭練習,相機完成課後練習第1題。
(1)水裏遊動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2)魚鱗上的壹個個圈圈,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3)喜馬拉雅山上的“三葉蟲”化石,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運用已有的知識分析記憶本課生字。
2、指導書寫。
(1)觀察字的間架結構,指名發言。
(2)範寫“就、訴、永”。
就:左右結構(不要漏寫最後壹筆“點”。)
訴:右邊是“斥”不是“斤”。
永:獨體字。
(3)學生描寫、臨寫。教師巡回輔導。完成課後練習第2題。
四、完成課後練習第3題。
五、擴展活動。
1、準備三個頭飾(蝌蚪、魚、三葉蟲)邊表演邊讀詩。
2、說壹說,畫壹畫,妳還知道大自然能告訴我們什麽(相機完成課後第4題)
3、召開壹次《和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題班會。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大自然的語言》是壹篇說明文,教學備課時要關註它的文體特點。可是,它也是壹篇科普文,研讀教材時,也要註意科普文科學性和通俗性的特點,采取適宜的方法進行引導。只有深入研讀了教材,才能在教學中不只是讓學生明白文章的說明內容、說明順序、說明方法……也不只是讓學生了解有關物候的科學知識,而應在教學中關註學生的語文素養,從內容中品讀語言,從語言中學習表達。總之,通過深入研讀教材,要讓說明文教學也有語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