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斯基摩(Eskimos)” 壹詞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來的,即“吃生肉的人” 愛斯基摩人因為歷史上印第安人與愛斯基摩大有矛盾,所以這壹名字顯然含有貶意。因此,愛斯基摩人並不喜歡這名字,而將自己稱為“因紐特( Inuit)”或“因紐皮特( Inupiat)”人,在愛斯基摩語中即“真正的人”之意。
因紐特人也稱愛斯基摩人,意為“真正的人”。他們主要居住在北極地區即包括北冰洋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大陸北部和北冰洋中的許多島嶼上。約6000年前,居住在西伯利亞的因紐特人橫過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他們制造了皮艇、魚鉤、魚叉等工具捕捉魚、海豹、海象甚至鯨魚,使用石制弓箭、刀、刮刀,吃食馴鹿、鹿牛、巨象、鳥類等,用海生動物油點燈,用針在臉上刺花紋。另外壹些人則沿阿拉斯加北岸東行至格陵蘭,發展了獨立的多爾賽特文化,此文化在公元前1200~1000年較繁榮。居住在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將近20萬,其中約有6萬來自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在歐洲有19個不同部族分別住在俄羅斯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以飼養馴鹿、捕魚為主。居住在加拿大及格陵蘭的則多以狗拉雪橇為運輸工具。生活在內陸者以狩獵為生,近海者以捕獵海獸、魚類為主。他們都有勻稱、結實的矮小身軀和類似的風俗習慣。寒冷的氣候塑造了他們適應環境的能力和富於革新的精神,同時熱情好客,過群居生活,婚姻基本為壹夫壹妻制。現代生活正逐漸滲入因紐特人社會,新舊社會意識、思想、生活方式開始發生了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