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完整;整個兒。
拼音:囫圇 [hú lún]。
引證:
《西遊記》第二四回:“_ 八戒 _見了果子,拿過來,張開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
孫梨 《村歌》下篇九:“壹輩子了,妳們誰見過我穿壹件囫圇衣裳?”
釋義:含糊;糊塗。
用法示例:
1、我們要認真理解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切勿囫圇吞棗。
2、他只是把這首詩囫圇吞棗地背下來了,至於什麽意思壹點兒也不清楚。
3、理解膚淺是因為看書時囫圇吞棗,所以我們要認真讀書,反復思考。
近義詞:
壹、完整 [wán zhěng]
釋義:具有或保持著應有的部分,沒有損壞或殘缺。
引證:蕭紅 《放火者》:“斷墻筆直地站著,在壹群瓦礫中,只有它那麽高而又那麽完整。”
二、完好 [wán hǎo]
釋義:完美。完整,沒有殘缺、損壞。用於動詞後,表示完成或達到完善的地步。
引證:楊朔 《木棉花》:“這裏有壹座橋昨天炸壞,還不曾修理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