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應接不暇”的近義詞是什麽?

“應接不暇”的近義詞是什麽?

“應接不暇”的近義詞是:目不暇接、席不暇暖、應接無暇、疲於奔命、捉襟見肘。

應接不暇

拼音: yìng jiē bù xiá

解釋: 暇:空閑。原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後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應發,使人應接不暇。”

舉例造句: 汽車向神農架山區奔馳,只見奇峰異嶺撲面而來,令人應接不暇。

1、目不暇接

拼音: mù bù xiá jiē

解釋: 指東西多,眼睛都看不過來。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舉例造句: 壹切藝術的道理也是這樣,單壹必然導致枯燥。而豐富多采、目不暇接則是絕大多數人所歡迎的。 ★秦牧《菊花與金魚》

2、席不暇暖

拼音: xí bù xiá nuǎn

解釋: 席:坐席;暇:空閑。連席子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原指東奔西走,不得安居。後形容很忙,多坐壹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出處: 《淮南子·修務訓》:“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唐·韓愈《爭臣論》:“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舉例造句: 真是忙得席不暇暖,人仰馬翻。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壹回

3、應接無暇

拼音: yìng jiē wú xiá

解釋: 暇:空閑。原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後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

出處: 晉·王獻之《鏡湖貼》:“鏡湖澄澈,清流瀉註;山川之美,使人應接不暇。”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壹:“婉孌心期,綢繆宴語,應接無暇,取與非他。”

4、疲於奔命

拼音: pí yú bēn mìng

解釋: 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後也指忙於奔走應付,弄得非常疲乏。

出處: 《左傳·成公七年》:“余必使爾罷於奔命以死。”

舉例造句: 彼方支吾未暇,而吾率步兵乘高而進,聲東擊西,形此而出彼,乘卒初銳而用之,彼亦疲於奔命矣。 ★宋·陳亮《酌古論·先主》

5、捉襟見肘

拼音: zhuō jīn jiàn zhǒu

解釋: 拉壹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於應付。

出處: 《莊子·讓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舉例造句: 平時所過的早就是捉襟見肘的生活,更那有什麽余錢來做歸國的路費呢? ★郭沫若《學生時代·創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