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鴿的來歷:
直到紀元初,鴿子才被當做和平的象征。《舊約·創世紀》記載,上古洪水之後,諾亞從方舟上放出壹只鴿子,讓它去探明洪水是否退盡,上帝讓鴿子銜回橄欖枝,已示洪水退盡,人間尚存希望。
諾亞知道洪水已開始退去,平安就要來到。洪水退去後,在世間壹切生靈面前呈現了長滿綠色樹木的山谷和開著鮮花的幽靜小道。從此,人們就用鴿子和橄欖枝來象征和平。
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給鴿子賦予了新的使命,使它成為“聖靈”的化身。直到17世紀,鴿子才“官復原職”再次充任和平使者。德意誌帝國的許多城市發行了壹套圖案為壹只口銜橄欖枝的鴿子,圖案底部鐫有“聖鴿保佑和平”的紀念幣。
擴展資料:
關於和平鴿的故事:
1940年,希特勒法西斯匪徒攻占了法國首都巴黎。當時畢加索心情沈悶地坐在他的畫室裏,這時有人敲門,來者是鄰居米什老人,只見老人手捧壹只鮮血淋漓的鴿子,向畢加索講述了壹個悲慘的故事。
原來老人的孫子養了壹群鴿子,平時他經常用竹竿拴上白布條作信號來招引鴿子。當他得知父親在保衛巴黎的戰鬥中犧牲時,幼小的心靈裏燃起了仇恨的怒火。他想白布條表示向敵人投降,於是他改用紅布條來招引鴿子。
顯眼的紅布條被德寇發現了,慘無人道的法西斯匪徒把他扔到了樓下, 摔死在街頭,還用剌刀把籠鴿子裏的鴿子全部挑死。老人講到這裏,對畢加索說到:“先生,我請求您給我畫壹只鴿子,好紀念我那慘遭法西斯殺害的孫子”。
隨後,畢加索懷著悲憤的心情,揮筆畫出了壹只飛翔的鴿子——這就是“和平鴿”的雛形。1950年11月,為紀念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加索又欣然揮筆畫了壹只銜著橄欖枝的飛鴿。當時智利的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它叫做“和平鴿”。由此,鴿子被世界正式公認為和平的象征。
百度百科-和平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