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時許,天空灰蒙蒙的,飄蕩著雨絲。我們壹行五人抵達銅鐘寨風景區大門,再行十分鐘,隱約望見前方壹座圓頂狀的山峰。據說,那就是著名的天柱峰。
古時候,附近鄉民見此山狀如銅鐘,又見山內像壹個山寨,便取名叫“銅鐘寨”。
始興縣誌有詩贊雲:“浩蕩青天倚碧峰,上頭終日白雲封。並車盛蓋浮千狀,高觀層臺重幾重。宇環屈指余茲境,泰華嵩恒並嶽宗”。此詩形象地描寫了天柱峰,贊譽它可以跟中國五嶽名山媲美,足見詩人對天柱峰的喜愛程度。
我們站在天柱峰下,仰視山峰,果見奇峰挺拔,直插雲霄。峰頂上祥雲環繞,風光秀美,仿若人間仙境。
我們到了銅鐘寨山寨前,豁然開朗。只見寨門前有壹處開闊地,壹道山崖擋在我們面前。
山崖之下,徹有壹堵石灰墻,墻中開了壹道小山門。這是進入銅鐘寨的必經門戶。
進了山寨門,裏面是壹個天然洞穴。洞穴內濕漉漉的,異常潮濕。側耳靜聽,有滴滴答答的滴水聲。我環顧洞穴,嘿,這個洞穴至少可以藏身數十人。
傳說,清朝年間,曾經有壹群反清復明的義士,占據銅鐘寨,以山寨作為據點,藏身於寨內各女陰洞中,與清軍相博,頑強地戰鬥到最後壹刻,遙相呼應太平天國,有力地支援了太平天國大部隊揮師北上。我猜想,此山門確有壹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假若能提壹旅之師,據此山寨,布成守勢,可作永久防守,外來強敵絞盡腦汁,也萬難攻入寨內。
穿過洞穴,我們進了寨內景區,眼前又是壹亮,只見左右兩座山峰,壹高壹低,遙相呼應,猶如兩條巨龍盤踞在兩山之間,構成兩道天然屏障。兩座山峰相擁,挾裹成壹個巨大的山谷。兩座山峰皆巨崖峭壁,野藤綠樹附在崖壁上,峻秀異常。
有人說,銅鐘寨素以陰元石洞聞名於世。壹點不假,只見那些陰元石洞附在兩座山峰的崖壁上,大大小小,風情各異,令人叫絕。
我們撐著雨傘在觀景臺欣賞銅鐘寨內的神秀風光,掏出相機,紛紛拍照。我們沿著山道走下山谷,先觀賞右邊山崖的陰元石洞群。
我們下到半山腰,壹個巨大的洞穴赫然附在崖壁上,格外引人註目。
這個洞穴叫做仙姑洞,是銅鐘寨內最大的壹個女陰洞穴。洞外,綠樹掩映,更添幾份秀美和幾份神秘。
行至洞前,駐足旁觀,只見洞門大開,洞中景象全部裸露在外,它似乎毫無羞澀之感,大大方方,盡情地展示在我們的眼前我們站在陰元洞穴前,盡情地欣賞著,指指點點。山崖上,雨水漣漣,滾滾而下,女陰洞口活脫脫成為壹個水簾洞,極為壯美。
我們在洞門前觀賞了好壹會兒,收了雨傘,冒雨奔入洞內,近距離觀賞洞內景觀。洞內非常寬敞,至少可容納上百人,比山門前那個洞穴大了許多。洞內險峻的山崖底下,留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縫隙,壹排排大大小小的樹枝在縫隙間頂著,似要頂起那萬千斤重的崖石。顯然,那是遊客們興之所來的神來之筆。
也許,這就是孕育生命的原始洞穴。我猜,遠古年代,女媧娘娘仙居於此,用壹雙靈巧的手,在這裏造人。壹個個鮮活的生命就從這裏鉆出來,赤條條來到這個世上,分枝散葉,繁衍生息,代代相傳。
從洞內瞭望洞外,別有壹片天地。
從女陰洞出來,我們繼續走向谷底。沿途,我們觀賞了不少女陰洞穴。那些女陰洞大小不壹,有的在崖底,可近前觀賞;有的附在高高的崖壁,不能登臨近看,只可擡頭遠觀。女陰洞形狀不同,風格各異,可壹個個形象逼真,當真罕見。
我們行至谷底,有壹條水溝,水聲淙淙。水溝兩邊,雜草叢生,叢林遍地。水溝之上,擺放著壹排小木橋,那些小木橋由四五根碗口般大的木頭釘制而成,專供遊客從谷底折返而上。
雨天,木橋濕滑,我們行走在小橋上,小心翼翼,生怕壹不留心,就會從木橋上滑入水溝之中,弄濕鞋襪衣褲。
我們踱過木橋,沿著左邊的山道,觀賞了名聞遐爾的九鳳飛瀑。
相傳南朝天監年間,曾有九只美麗的鳳凰飛臨此處,見山峰神秀,又見大大小小的洞穴附在崖壁上,心頭大喜,便按落雲頭,在此築巢,長相廝守,久久不願離開。
據說,後來九只美麗的鳳凰在此涅槃。後世文人雅士遊覽此山,給它取了個動聽的名字,叫九鳳飛瀑。
其實,九龍飛瀑就是壹道彎彎的崖壁,恰似壹個山洞的剖面圖。我們站在崖底之下,仰視崖頂,只見山崖筆直,呼搖直上,竟然望不到崖頂,令人頭暈目眩,真是險峻之至。
崖頂之上,壹團巨大的迷霧聚在壹起,經久不散。只見細雨迷蒙之中,壹股小飛流從崖頂的迷霧中鉆出,如煙似霧地飄落。偶爾,壹陣山風蕩來,小飛流好似受到驚嚇的小姑娘,趕緊四散而去,到處亂竄。等到山風停竭,小飛流又重新聚在壹起,再次飄落。
仰視山崖,只見崖壁光滑無比,雨水順著崖壁急湧而下,連綿不絕。雨水直鉆到山崖底部,沿著山溝,流向谷底。
我站在崖底下忘情地觀察著,細雨迷霧打濕了我的頭發。
九龍飛瀑旁,也有壹處女陰石洞,叫二仙姑洞。
還有壹些女陰石洞或開或合,形象逼真。我不好意思用文字來描寫,讀者諸君,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遊完了九龍飛瀑和二仙姑洞,我們順著峭陡的山崖往山上攀爬。
彎彎的山道,突然橫出壹兩根長長的巨藤,活像千年蛇妖攔在眼前,擋住去路。有數根手臂粗大的老藤相纏,緊緊附著巖壁,不畏艱險,頑強地往高處爬去。見此情景,妳不得不由衷地佩服山間老藤強大的生命力。
再前行數十米,山道極其險峻難行。我們好不容易到了壹線天,只見怪石嶙峋,崖壁相對,天色頓時陰暗下來。
行走之時,腳底之下,突然又冒出壹塊巨大的怪石,擋住去路。我們不得不低下頭,慢慢往上攀爬,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算爬上了山頂。在攀爬途中,我腳底壹滑,壹個趔趄,差點掉下崖去。好在我眼疾手快,不假思索,壹把抓住崖邊的護道鐵鏈,這才穩住身形,化險為夷,卻驚出了壹身冷汗。
我們爬上山寨門口時,早已汗透衣衫。
我充當澳洲女孩丹娜的英語翻譯,向她介紹沿途風景。壹路上,丹娜興奮不已,不時提問,不時贊嘆:“Very good!”“ Wonderful!”
我們出了寨門,在返回的山路上,遠眺天柱峰,依然雲霧繚繞,經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