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且不止壹位。這些在空難中生還的人,大概可以說成是天選之人。仔細考究這些能夠在空難中生存下來的人,會發現他們都有壹個***同點,那就是在墜落的過程中存在充足的緩沖。
舉個例子,1972年1月,南斯拉夫JAT公司的367次航班,從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起飛。在10160米的高空中,該航班正在平穩飛行。
空姐烏洛維奇作為本次航班的空姐,此時剛給機尾的乘客發完餐食,準備返回去繼續工作。就在這個時候,行李艙突然出現壹聲巨響,是爆炸。出於本能,烏洛維奇蹲在了餐車旁邊。她還沒反應過來,飛機前端就在幾秒鐘之內迅速解體。
然而,就在解體的過程中,烏洛維奇被飛機爆炸時所產生的沖擊波撞飛進壹個角落。該角落由座椅,餐車和機身殘骸所組成,並形成三角形狀。眾所周知,三角形——穩定性的代名詞。因此,烏洛維奇並沒有被甩出飛機之外。
這樣壹來,她在壹定程度上緩解了從高空迅速墜落時所面臨的低溫和氣壓問題。因為在萬米高空時,大氣中的溫度約為零下50度,會讓人體迅速降溫,並面臨血液被凍結的奉獻。血液壹旦凍結,基本也就沒什麽生還的可能了。此外,墜落時巨大的氣壓差會導致人體各個器官受損,加速人體死亡。
然而,需要明白的是,單憑這個三角形,她存活下來的的概率也是很低的。因為當飛機墜落撞擊地面的壹瞬間,產生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足以將人體的器官震碎,和死亡也沒有什麽兩樣。而且,飛機墜落時很可能還會伴隨著二次爆炸和火災,生還的概率約等於0。
那為什麽烏洛維奇還能活下來?這主要是因為飛機墜落的地點位於捷克山村的壹處雪堆中,該處有著茂密的松樹和厚厚的雪。因此,當烏洛維奇墜落在此處時,這些松樹和雪為她提供了極大的緩沖作用。
有了這些緩沖,烏洛維奇受到的傷害就不足以致命。因此,她也成了這次航班中28個人中,唯壹活下來的人。此後,專家還進壹步研究了為何烏洛維奇在高空沒有因為身體和外部氣壓差出現血管爆裂的現象,結果表明,烏洛維奇有低血壓。也正是因為低血壓,她才能在僥幸中更添壹分幸運的可能。
除了該空姐外,據不完全統計,從1940年以來,在空難中幸存的人員達50多例。所以,在最後的結果沒有出來之前,壹定要相信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