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的妃子文繡在和溥儀離婚以後先去了北平私立四存中小學教書,最後隱居並且和國民黨少校軍官劉振東結婚。
文繡的結局是:1953年的時候文繡因為生病去世。
1922年,溥儀在看到文繡的照片以後把文繡召進宮內並且封為皇妃,在文繡進入皇宮的初期與溥儀的感情還很好,到了1924年快要被日本人驅逐出皇後的時候,文繡在衣袖裏面藏著剪刀準備自盡但是沒有成功。
在溥儀投靠了日本人做了偽滿洲皇帝以後,溥儀的後妃開始爭寵導致了文繡與溥儀的感情開始出現裂痕,1931年的8月,文繡趁機逃離了天津並且在報紙上面公開表示要與溥儀離婚。
到了1931年的10月,文繡正式宣告與溥儀離婚。在離婚後的壹年中文繡在北京的私立四存中小學教書,但是因為不能忍受騷擾而辭職。七七事變以後文繡堅決的拒絕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誘,沒有投靠日本人。
抗戰勝利以後文繡的生活非常艱辛,靠著糊紙盒衛生,然後再華北日報社裏面做校對工作,1947年文繡與國民黨少校劉振東結婚,結婚以後因為局勢不穩定,兩人靠著拉平板車生活,後來因為劉振東有立功表現被解除管制成為了壹名環衛工人,1953年,文繡因病去世,年僅44歲。
擴展資料:
文秀原本是蒙古族的貴族之女,後來家道中落。母親帶著姐妹三移居花市,過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在文秀14歲的時候,被當做秀女選入宮中,做起了皇帝的老婆。
此後壹家人的生活得到了本質的改變,壹躍成為皇親貴胄,再續往日的輝煌。但文繡的噩夢才剛剛開始。相傳,溥儀在選擇婉容和文繡的照片時,首先是選定的文繡。
後宮的娘娘們認為文繡的家世太過於低賤,不適合做壹國之母。因此硬生生的將文繡改成了淑妃,由婉容做皇後。從皇後之位掉下來的文繡,心中不甘,但也無計可施,畢竟那個時候嫁給皇帝是所有女子的殊榮。
就在紫禁城的八擡大轎到達文秀家門前時,年輕的文繡喜滋滋的登上了這臺紅轎子。先婉容壹天,進入紫金城。
在和溥儀九年的夫妻生活中,有兩年生活在紫禁城,有太監和宮女的伺候。但畢竟是皇帝的小老婆,上有婉容的管制。婉容壹位生性霸道強勢,經常打壓文繡,這讓年輕的她在皇宮中頗不得誌。
溥儀曾在《前半生》中回憶自己和文繡的離婚,表示他知道在過去幾年裏面,文繡在皇宮中受盡的委屈,自己正準備好好的彌補她,沒想到文繡就提出了離婚,自己唯壹能做的就是同意。
但文繡和溥儀的離婚,可謂是壹波三折,在備受丈夫的冷暴力和皇後婉容的欺辱打壓之下,文繡在妹妹文姍的幫助下逃離天津的皇室宮邸,找到律師打官司,要求和溥儀離婚。
溥儀最開始震怒,後覺不妥,有失於皇家的顏面。但文繡的去意已決,壹壹列出了溥儀虐待自己的種種,還在法庭之中,說出了八個字,讓溥儀顏面盡失,當場同意簽字。
文繡稱自己從來沒有得到過溥儀的憐,侍帝九年,未蒙壹幸。此言壹出,立馬引起了全場的嘩然,也坐實了溥儀性無能的帽子。
百度百科—文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