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改錯造句

改錯造句

改錯造句如下:

1、寬嚴結合,定時檢查作業,督促孩子改錯題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同時培養孩子認真檢查作業的能力。

2、名詞:單復數用錯,可數不可數的混用,大多數改錯常有此類錯誤。

3、青春是用來犯錯的。而成熟是用來改錯的。

4、這次他已經是輕車熟路,聽力題抄,判斷題抄,改錯依然是抄,突然覺得考試居然無壓力。

5、考生可以把去年到現在做過的改錯題以單句的形式謄寫在壹個糾錯本上,把自己容易出錯的地方混個眼熟,避免再犯。

6、但是,曹操有句老話說得沒錯——知錯改錯不可認錯。

7、不僅有直觀的選擇題,還有翻譯和改錯題……除了在考試這條路上持續耀眼,明星們還偶爾到嚴肅的教科書中客串壹把,變身“活教材”。

8、朗閣的楊曄老師說,這個傳單有各種錯,簡直可以當成改錯題來考考大家了。

9、但事情發生了,沒有辦法改變,所以他只好知錯改錯,爭取下次不會再犯。

10、改錯題壹定要按照題目要求來改,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標識所改動的地方。

11、施世綸,太子已經知錯改錯了,阿哥們諒也不敢抗旨不遵。

12、當然,那些能夠知錯改錯的人,是值得學習和效仿的;而那些“知過而不改”。

13、衛老師把他們班裏10多個學生叫到了辦公室改錯題。

14、“明白了,原來事業單位考試就是這麽簡單,全部都是改錯題”!米脂縣事業單位招考,有關部門肯定要落實專人負責把關。

錯(拼音:cuò)為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時期秦國《睡虎地秦墓竹簡》,本義指用金塗飾,泛指用金屬對別的物體進行塗飾、鑲嵌,引申指刻畫花紋,再引申指交錯,又引申為不相合,再引申為安排時間不重合、不沖突或相互避開。

行動不發生沖突。由交錯不合引申為與規範的標準不相合、差誤。作名詞用,指過失,即常說的錯誤,用於比較時指差、壞。錯通厝,指磨玉石的石頭,用作動詞,指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