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流層頂到50~55 KM高度的壹層稱為平流層。從對流層頂到35~40 KM左右的壹層,氣溫幾乎不隨高度變化,為-55℃左右,故稱為同溫層。從這以上到平流層頂,氣溫隨高度增高而增高,至平流層頂達-3℃左右,亦稱逆溫層,
平流層集中了大氣中大部分臭氧、,並在20-25 KM高度上達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層。臭氧層能強烈吸收波長為200~300 nm的太陽紫外線,保護了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線傷害。
擴展資料
由於同溫層的高度較對流層高,壹般將來自太陽的紫外輻射按照波長的大小分為三個區,波長在315-400nm(1nm=10-9m)之間的紫外光稱為UV-A區,該區的紫外線不能被臭氧有效吸收,但是也不造成地表生物圈的損害。
事實上,這壹波段少量的紫外線也是地表生物所必需的,它可促進人體的固醇類轉化成維生素D,如果缺乏會引起軟骨病,尤其對兒童的發育產生不良的影響;
波長為280-315nm的紫外光稱為UV-B區,這壹波段的紫外輻射是可能到達地表並對人類和生態系統造成最大危害的部分;波長為200-280nm的紫外光部分稱為UV-C區,該區紫外線波長短,能量高。
環繞在地球表面至高空8-16公裏範圍內的壹層大氣稱為對流層,這壹層中的臭氧對人類和生態環境是有害的,它也是當前城市大氣光化學煙霧汙染的主要物質。對流層向上至大約50公裏左右的範圍,就是通常所稱的同溫層。
實際上,同溫層保存了大氣中90%的臭氧,位於這壹高度的臭氧能有效地吸收對人類健康有害的紫外線(UV-B段),從而保護了地球上的生命。
百度百科_ 同溫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