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七曜是什麽意思

七曜是什麽意思

七曜是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日、月。

七曜,又稱七緯、七耀等,是古代中國人將熒惑星(火星)、辰星(水星)、歲星(木星)、太白星(金星)、鎮星(土星)稱為五星。五星又稱五曜,加上太陽星(日)、太陰星(月),合稱七曜。日月之外的五個天體也能用肉眼觀察到,中國古代以五行之說的“火水木金土”指涉這五個行星。

七曜是古人對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總稱,古巴比倫曾用七曜記日,順序為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即星期日至星期六,故又稱“星期”,8世紀傳入中國使用。

火星介紹

火星是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為太陽系裏四顆類地行星之壹。歐洲古稱火星為“馬爾斯”,也被稱為“紅色星球”。古漢語中則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和亮度時常變動而稱之為熒惑。

其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被赤鐵礦(氧化鐵)覆蓋,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壹半。自轉軸傾角和自轉周期則與地球相近,但公轉周期是地球的兩倍。火星亮度最高可達負2.9等,但在大部分時間裏比木星暗。火星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95.3%),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擊坑、峽谷、沙丘和礫石,沒有穩定的液態水。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七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