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遐想
初看題目,感到腦袋裏壹片空白。正值盛夏,白天外面是火辣辣的陽光灼烤著大地,夜晚則是抱著爽的空調看電視,哪還有閑心去看甚麽月光?思忖壹陣,便決心晚上到樓頂尋找壹番這壹抽象的事物。
也許是月亮多日未被拜訪太激動了吧,我壹上樓她就熱情地送給我滿滿壹懷抱月光,似乎是淡黃色,又泛著點亮晶晶的銀白色。我稍稍擡頭,便著見了對面墨藍色天穹上那壹尊月亮。久違了的大大的圓圓的月亮端坐在空中,如同壹位高貴的皇後,滿身的披金戴銀、珠光寶器,俯視著遼闊的華夏大地,毫不吝嗇地為黑暗之地灑下光明,為苦難之所灑下慈愛。
再仔細端詳月亮,忽然覺得月亮是紅色的。不會吧?可她真的是紅色的。月亮是哭了吧?是啊,她真的很傷心呢!想當初,有多少文人墨客總是虔誠地仰望著她,在皎潔的月光下,吟詠出壹首首不朽之作,“月光”幾乎成了詩的源泉。“海上升明月,天涯***此時。”明月倒是滿懷期待地升起來了,而此時大夥兒在做什麽呢?想必大多都有是在電視機、電腦閃閃的熒光前,在空調“呼呼“的冷風前,在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呢?現代社會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物質生活,但我們為什麽要剝削自己享受的權利呢?為何不學習老祖先在月光下“舉杯邀明月”,感受壹下月光的怡人魅力?為何不和家人壹起,在月光下戲談“明月別枝驚鵲”,體會壹下月光的純潔動人?
出來走走吧,讓我們壹起到月光下走走,去遐想。
[第六單元]月光下的遐想
我愛作文 發表於 2007-1-10 14:10:00
壹 、明確習作目標
1、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馳騁思緒和情感。
2、綜合運用敘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
二 、置身生活情境
由歌曲“明月幾時有”引入。
那壹輪明月勾起人們心中多少往事,引發人們多少遐想,就讓那灑進窗口的幾縷月光,托起我們想象的翅膀,自由的飛翔吧。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以月亮為題材,為觸發點,吟詩賦詞的例子可謂俯拾即是:“煙籠寒水月籠沙”為我們描繪出壹幅迷朦而清冷的秦淮秋夜圖;“曉鏡但愁雲鬟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寄托了作者多麽纏綿執著而又痛苦的情感,壹輪寒月映襯出詩人心緒的淒寒;“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詩人借中秋圓月抒發對親人的思念,感情是多麽深沈……
我們沐浴著月光成長,在月光下放飛理想。孩提時代,與月亮賽跑,羨慕在廣寒宮喝桂花酒的吳剛;童年時期,我們在月光下玩耍,捉迷藏,想著嫦娥與我們***舞;如今的我們壹定有更多的感悟、遐思。同學們,既然如此,那何不讓我們也來觀察月亮,走近月亮,用心去感悟月亮呢!
展示課題
三、寫作方法講解
(壹)、審題目
“遐想”,《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註釋是:悠遠的思索或想象。月光或月光下的景物是遐想的源頭,對月光下的景物的描寫是本文必不可少的部分。寫作時宜由眼前的月光或月光下的某壹景物入手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馳騁思緒和情感。不少的學生抓住了中心詞“遐想”,展開了想象,但忽略了聯想的基點“月光”或“月光下的景物”。又有的學生對月光和月光下的景物進行的描寫和渲染,卻忽略了聯想和想象。這都是不行的。
那應該如何圍繞中心展開聯想和想象呢?
(二)、找基點
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事物,可產生不同的聯想點,寫這篇作文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尋找聯想的基點:
1、 月光
2、 月光下的景物
3、 月的陰晴圓缺
4、 與月亮有關的名篇、詩句
5、 與月亮有關的神話傳說
(三)、展思緒
展示課件壹
借月遣寂寞
提示:
1、周末,當妳看到別的孩子都在父母懷抱中撒嬌的時候。
2、中秋節,當妳看到別人壹家幸福地邊吃月餅邊看月亮的時候妳又是怎樣想了呢?
3、看見別人的生日,鮮花加祝福,而自己生日的時候呢?
4、那賣火柴的小女孩,寒冷的冬天,凜冽的寒風,在熱鬧的聖誕節壹個人坐在墻角看著天上的月亮。妳能不能想像她在想著什麽。
5、月光下,老母親孤零零望著天空,嘴裏在不停的念叨著那遠方打工的兒女們。
6、邊關將士、武警官兵、公安幹警他們在萬家團聚的時刻,心裏想著什麽?
7、人類是這樣的,那動物呢,被主人拋棄的,遷徙掉隊的。
展示課件二
邀月慶團圓
提示:
1、中秋到了,看到圓月,想到了除夕的那壹次全家大團圓,在外工作的叔叔突然回到家,高興的奶奶都合不攏嘴了
2、月光中,很久不見的同學相聚的那壹刻再壹次浮現在腦海中。
3、十六歲了,從來沒有給妳慶祝過生日的爸爸媽媽突然從遠方回來,捧上生日蛋糕,送上生日禮物。
4、祖國的統壹大團圓,全世界的和平。
當然,借月光還可以抒發其他很多很多的情感,如借神話故事來寫壹些科幻作品;借月亮來表現對母親的愛;借寫月的古詩詞來訴說歷史的看法。這裏有壹篇例文,可供同學們借鑒壹下。
展示課件三
望月***遐想
四、動情快速作文
趁我們還沈浸在對月光的遐想中,拿起手中的筆,將妳所想所說寫下來吧!註意:在寫作的時候要將敘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運用恰當。構思要精巧,獨特。抒情要自然,真切。立意要深刻、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