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東方未明,顛倒衣裳 ① 。顛之倒之,自公召之 ② 。
東方未晞 ③ ,顛倒裳衣。倒之顛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 ④ ,狂夫瞿瞿 ⑤ 。不能辰夜 ⑥ ,不夙則莫 ⑦ 。
註釋
①衣:上身穿的為衣。裳:下身穿的為裳。
②公:指公族。
③晞:破曉。
④樊:籬笆。圃:菜園。
⑤瞿瞿:瞪眼怒視的樣子。
⑥ 不能:不能分辨。辰:白天。
⑦ 夙:早。莫:同“暮”,晚。
詩經情話 發掘國學真善美傳播健康正能量
譯文
東方天還沒有亮,急忙穿倒衣與裳。
黑夜顛倒看不清,公族召見心裏慌。
東方天還沒大亮,慌忙穿倒衣與裳。
黑夜顛倒看不清,公族命令心裏慌。
折柳編籬圍菜園,監工狂夫怒瞪眼。
不能分辨晝與夜,不是起早就睡晚。
品析
這首詩描述了公族們對服役人群的嚴厲以及服役者的恐慌心理。
天還沒有亮,就已經接到公族的命令,慌忙中,連衣裳都穿得顛倒了。由此可以看出公族的壹聲命令,對於服役者來說,就像壹道聖旨壹樣,他們只能惟命是從,不敢反抗,只有默默地忍受,為了生活,他們不得不過著如此沒有人性的生活,他們沒有了棱角,也沒有了反抗,只有極度的恐慌,害怕稍微的懈怠即丟掉生命。菜園裏,服役者折柳編籬笆,壹旁的監工兇神惡煞,瞪眼怒視。每天的生活早已不知白天與黑夜,早早的起床,很晚才能睡去。服役者已經變成壹種勞動工具,任人指揮,內心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已經死去,他們已經只追求壹份生的希望。
勞動本身就是辛苦的,若是為自己勞動,即或是身體上受累,心裏也還覺得安慰。但是淪為服役者的人群,強度的勞動,被剝削的成果,已經讓他們失去生活的曙光,只剩下內心的麻木與恐慌。
有學者認為,此詩是描述的國君召見群臣,管時間的官員不能盡職盡責,導致時間混亂,官員們慌亂中衣裳都穿得顛倒了,似有不妥。若為官員,形象是很重要的,再慌忙,也不至於穿倒衣裳。若是服役的底層人民,倒是更符合。
版權聲明本文為九月瑜彤原創解讀,由“ 詩經情話 ” (微信號: shijingqinghua )獨家發布,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擊下方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