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楠最好聽的十首歌:《我來自夢》、《軟肋》、《庇護所》、《經》、《靈媒》、《愛戰》、《要》、《唉》、《癢》、《我的Diamond Love》。
1、《我來自夢》:創作於2010年。顛倒的世界,美麗的夢境。現實冰冷,唯有回到夢裏。無奈裏透出的期盼,孤寂中透出的倔強。對與錯,傷與情,哭與笑,暗與明,時間走走停停,愛生生息息,世界忽冷忽熱,天地變色逆行。
2、《軟肋》:主歌商討似的小聲慵懶到副歌那壹句聲嘶力竭的花腔,為愛所困的女子躲進夢裏,為自己搭建壹方歌劇舞臺。在這沒有觀眾只有孤燈壹盞的舞臺上,空蕩蕩的劇場聆聽了關於小女人的所有心思,只沈默無建議。
3、《庇護所》:孟楠心中悲憫的寫照。源自於身患殘疾的母親飽受的歧視,源自於路邊被欺淩的動物無助的眼神。月光奏鳴曲導入的前奏徐徐地營造出教堂聖樂般的氛圍,莊嚴而聖潔。這也是壹首越聽越有味道的作品,經得起推敲。
4、《經》:孟楠通過歌詞與音樂詮釋著對經的理解,是入世、是解惑、是辯是非、是明啟示。近乎瘋癲的囈語,在智慧與愚鈍間遊離不知所終,臨近黑暗卻始終有光的整體處理讓音樂接近歌特的氣質。不好說不能說不必說,是想要抵達慧根卻又不放手紅塵的矛盾內裏。
5、《靈媒》:以低音電子為主軸融入搖滾元素,突發奇想加入的《癢》中的壹句旋律,孟楠不僅借助靈媒與過往的自己對話,也與亦佛亦道亦上帝的鐘愛對話。當思考瀕臨崩潰邊緣時,《靈媒》以花的執著雲的燃燒詩的忠誠發生光合。
6、《愛戰》:愛情不是戰爭卻似打仗般讓人精疲力竭。音樂創作反差很大的孟楠身體中有著海派的氣場,中式腦袋不知為何被西化。動機統壹的舞曲風格,主動機上用了調式音階,到B段時變成了House音樂,頗像為愛聲嘶力竭的某類女子,不沈入水底反而不懂呼吸。
7、《要》:六七十年代的環境音色和八九十年代的迪斯科音色,想靠近曖昧的暖氣讓愛的懦弱和慌張自憐有了呼吸,要或不要。《要》是想愛我,但妳怕了。Electronic的節奏,整首歌的謎樣氣氛如吹散的肥皂泡泡,美麗絢爛但轉瞬即逝。
8、《唉》:Soul的節奏,像極了沈迷過後便想要甩手溜掉的情情愛愛。世面上的愛太多,多到隨時能溢出來,卻因無法掌握輕重轉身變成空虛的嘆號。愛上壹個人就是愛上嘆息,是這樣。
9、《癢》:好些年前被黃齡唱紅的《癢》,不僅讓樂壇認識了壹位聲線迷人的年輕女歌手,也讓圈內人對孟楠的創作才華點贊進而邀歌不斷。較之黃齡的版本,孟楠唱腔中少了妖嬈多了內斂,改頭換面的迷幻電子曲風像名著了異妝的女子,在櫥窗前迎風煢煢。
10、《我的Diamond Love》:校園音樂代表歌手葉蓓曾將此歌收錄進專輯《我要的自由》,娃娃詞孟楠曲,兩名幕後才女的聯袂表演,而當時的孟楠除了圈內人外,尚不為外界所知。配器加重了口胃,孟楠的演繹有了更成熟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