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的本草學著作面世以後,壹直受到人們的重視,不僅在國內如此,在國外同樣影響深遠。
《本草綱目》自16世紀問世以後,歷代對它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像這樣壹部將近200萬字的巨著,就是在現代,要翻印起來也並不容易。但是,就在這將近400年間,人們對它的翻刻次數,包括現代用活鉛字排版的印刷,竟多達近60次!其重要性可以不用再多費筆墨了。
近代以來,人們以現代科學,包括現代醫學的眼光,研究李時珍的科學思想、工作方法、生平事跡、醫療成就,甚至他的文學修養等等,研究《本草綱目》中博物學,包括現代自然科學的各個學科的成就的學術論文,數以百計,研究專著也源源不斷。李時珍已經成為我國古代自然科學家的傑出代表。
在國外,他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生物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1809~1883)在他研究和創立進化論的過程中,曾經引用過李時珍在生物學方面的成就。如他在《人類的由來》這本著作中曾經引用過壹段關於金魚顏色的形成的材料,指出其顏色是由於人工細心的培養而引起的突然變異,指出這種動物在中國很早就被人們細心地培養著,認為宋代就已開始培養了。這壹材料就是從《本草綱目》中引用過來的。達爾文曾經提到他所引用的是“古代中國百科全書”,指的就是《本草綱目》而言。
《本草綱目》很早就傳到國外,被日本、德國、歐美的學者進行研究、翻譯。這樣大的部頭巨著,其中還有不少中醫特殊的名詞術語,要譯成外文,是有相當大的困難的。
至今,《本草綱目》已經被全文或部分譯成英文、日文、德文、朝鮮文、拉丁文、法文等等譯本。此外,《瀕湖脈學》也已經有了德文的譯本。
李時珍已經成為我國古代科學家的傑出代表,與世界科學名人羅蒙諾索夫、達爾文、哥白尼等相並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