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的官大。第壹次遠征軍時期,他倆都是中將,軍銜是壹樣的,但是杜聿明軍長的職務比孫立人高壹級,杜聿明為中中國入緬對日作戰部隊的總指揮。
1942年2月16日,仰光危急,應英方請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令中國遠征軍第1路副司令長官杜聿明(後由司令長官羅卓英和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指揮)率領第5、第6、第66軍***10個師10萬余人入緬援英作戰。
1942年2月25日,蔣介石下令,入緬作戰的第5軍、第6軍,由第5軍軍長杜聿明統壹指揮,而杜聿明則由時任英緬軍總司令赫頓指揮。
1942年4月16日,日軍第33師團快速穿過英軍的三道防線,將近萬英軍包圍在仁安羌。梅苗軍事會議由駐緬英軍總司令亞歷山大主持,會上孫立人主動要求接受仁安羌解圍的任務。
擴展資料:
孫立人評價:
因為孫立人將軍擁有出眾的軍事才能和驕人的戰績,善於指揮機械化部隊,所以他被西方軍事學家譽為“東方隆美爾”。
孫將軍是國民黨集團中最傑出的將領,學歷之深,無人可及;練兵之精,無人可及;戰功之高,無人可及;身上彈孔之多,無人可及;國際性聲譽之隆,也無人可及。他從小感受到外侮,立誌要雪恥,清華、普渡兩名校畢業之後,投筆從戎。
自美國弗吉尼亞軍校學成,回國後南征北討,脫穎而出,但受制於蔣介石的嫡系,壹再被黃埔軍頭排擠。蔣介石落魄到臺灣之後,為爭取美援,打出孫立人牌,然而當鳥盡弓藏之時,便以冤案軟禁孫立人。
孫立人在臺灣社會政治、軍事局勢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奠定後來穩定發展,建設臺灣為自由民主基地良好基礎。
百度百科—中國遠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