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寫褒義詞的成語

寫褒義詞的成語

褒義詞的成語如下:

1、雍容華貴[yōng róng huá guì]

(1)釋義:形容人儀態高雅從容,莊重大方。也形容服飾華麗錦繡。

(2)出處:“宣為人好威儀,進止雍容。”——《漢書·薛宣傳》

(3)造句:她穿著壹件黑色貂皮大衣,更顯得雍容華貴。

2、秀外慧中[xiù wài huì zhōng]

(1)釋義:外表秀麗,內心聰慧。

(2)出處:“才畯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

(3)造句:古人常以秀外慧中來誇獎壹些長得漂亮,識大體,有修養的女子。

3、光明磊落[guāng míng lěi luò]

(1)釋義:意思是形容人的行為正直坦白,毫無隱私曖昧不可告人之處。

(2)出處:“大丈夫行事,當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晉書·石勒載記下》

(3)造句:他為人光明磊落,在群眾當中威信很高。

4、力挽狂瀾[lì wǎn kuáng lán]

(1)釋義:比喻盡力挽回危險的局勢並且扭轉乾坤、反敗為勝。

(2)出處:“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唐·韓愈《進學解》

(3)造句:在這危急的時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扭轉了局勢。

5、鎮定自若[zhèn dìng zì ruò]

(1)釋義:在情況緊急時不慌不亂,當作沒什麽事情似的。

(2)造句:他鎮定自若地把應急輸氧管放進了自己的嘴裏。

6、文質彬彬[wén zhì bīn bīn]

(1)釋義:指人的文采和實質配合適當,形容氣質溫文爾雅,行為舉止端正,文雅有禮貌。

(2)出處:“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何晏集解引包鹹曰:“彬彬,文質相半之貌。”——《論語·雍也》

(3)造句:他文質彬彬的儀表,確實迷倒不少追求者。

7、壹絲不茍[yī sī bù gǒu]

(1)釋義:形容做什麽事都認真,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

(2)出處:“上司訪知,見世叔壹絲不茍,升遷就在指日。”——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3)造句:我們在學習上,應有壹絲不茍的精神。

8、神采奕奕[shén cǎi yì yì]

(1)釋義: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煥發。

(2)出處:“韓宗伯所藏曹娥碑,為右軍真跡。絹素稍暗,字亦慘淡。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采奕然。”——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玩具·晉唐小楷真跡》

(3)造句:我們在學習上,應有壹絲不茍的精神。

9、心靈手巧[xīn líng shǒu qiǎo]

(1)釋義:心思靈敏,手藝巧妙;形容能工巧匠在藝術構思和技藝手法方面的獨特能力。

(2)出處:“香姐心靈手巧,壹撚針線,就是不同的。”——清·孔尚任《桃花扇·棲真》

(3)造句:那群姑娘裏就數她心靈手巧,繡出來的魚蟲花鳥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10、大智若愚[dà zhì ruò yú]

(1)釋義:因為有德,不去計較而已。

(2)出處:“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

(3)造句:小慧看起來呆呆的,讀起書來卻過目不忘,難怪老師說她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