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什麽是象形字,有哪些?

什麽是象形字,有哪些?

象形文字,又稱表意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都是由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所產生。象形字有:月、龜、馬、魚、日、門、木、山、手、羊、草、鳥、蟲、川、耳、口、人、田、水、火。

中國的象形文字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是老祖宗的壹種傳承,也是最形象,演變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壹種文字。

象形字的產生,是文化史上的壹件大事,使文字和語言的關系更為密切。並開始成為真正記錄語言的工具。

從造字方法來看,象形字最能反映本義。例如“身”字,古文字像女子側身大腹懷孕之形,其本義為身孕。

《詩·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用的就是本義。又如“行”字,甲文、金文寫如“ ╬”均象十字路口,本義是道路。

《詩·豳風·七月》“女執懿筐,遵彼微行”中的“微行”就是“小路”的意思。正因為象形字像實物之形,因而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壹望即知其為何物,也就不難察明其本義。

但是,象形字畢竟是文字,它不是寫生畫,不可能把每壹個事物的細微差別都描畫出來。例如甲骨文中的“豕”和“犬”,都是象形字,形體很相近,就不容易分辨。

文字又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不斷提高其符號化、規則化程度的;甲骨金文演變為小篆,隸書代替了小篆,楷書又代替了隸書。

在這個演變過程中,象形字的形象性受到相當程度的削弱,後來變成了由橫、豎、點、撇、捺等筆畫構形的方塊字,它們先前的直觀性已十分模糊,同時,許多復雜的事物、抽象的概念也無法用象形的方法表現,這些都是象形字表義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