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古代的六藝和六技分別指什麽

古代的六藝和六技分別指什麽

古代六藝古代六藝有兩種說法,壹種是周代所說,指古人所要學習的六中技能,即禮、樂、射、禦、書、數。此六藝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壹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另壹種是漢代的說法,漢儒以六經為六藝,即《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者,大藝也;禮、樂、射、禦、書、數者,小藝也。語似分歧,實無二致。古人先識文字,後究大學之道。”禮:禮節。 五禮: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樂:是六樂。六樂:指《雲門大卷》、《鹹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樂舞。古代最早的禮儀性樂舞《雲門大卷》。堯時有《鹹池》。舜時有《大韶》。孔子自稱其聽過韶樂,大加贊賞,稱其樂舞盡善盡美。禹時有《大夏》。商時有《大濩》。周時有《大武》。:《雲門大卷》用於祭祀天神;《鹹池》祭地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大武》祭祀周代祖先。六樂流傳到漢代,只有《大韶》、《大武》二樂。射:軍事射箭技術五射:白矢、參連、剡註、襄尺、井儀。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參連,前放壹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註,謂矢行之疾;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壹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禦:駕馭馬車戰車的技術 五禦:鳴和鸞、逐水曲 、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周禮·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藝……四曰五馭。"鄭玄註:"五馭: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謂行車時和鸞之聲相應;車隨曲岸疾馳而不墜水;經過天子的表位有禮儀;過通道而驅馳自如;行獵時追逐禽獸從左面射獲。書:書法(書寫,識字,文字) 六書(周禮並未說明,後人的猜測可能是):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註:轉註、假借是識字方法 ,而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方法,其中形聲字約占百分之九十。)數:數術又稱術數,是計算、數學的技術。有九章算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