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元朝天文學家郭守敬去世 郭守敬墓未解之謎

元朝天文學家郭守敬去世 郭守敬墓未解之謎

郭守敬墓

郭守敬是中國元朝著名的水力專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儀器制造專家,他在世時寫了非常多的著作,這些書對後世的人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郭守敬紀念館

比如經4年時間制訂出《授時歷》,通行360多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壹種歷法。他的祖父郭榮是金元之際壹位頗有名望的學者,他的老師也是個非常有名望的人,他的老師是劉秉忠,老師精通經學和天文學,教導了郭守敬很多。在郭守敬去世之後的墓地在哪裏呢?

元朝時郭守敬就是壹個非常有名的朝臣,在元朝覆滅了之後, *** 統治了國家,郭守敬曾幫助蒙古人治理國家,但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郭守敬的後人們就再不敢提起祖上的榮耀,反而不敢承認與郭守敬的關系。在元朝以後,因為幫 *** 做事,導致郭守敬的信息越來越少,就連他的籍貫只能靠旁證來考證,在他去世後的埋葬地,他的墓地更是壹個難以解開的謎。在郭守敬的故居能不能夠找到郭守敬墓地的相關聯系呢?

郭守敬的故居是河北邢臺,在邢臺西北三十裏,有壹個郭村。在這個郭村裏,到處都是關於郭守敬的印記。但是其實這個郭守敬故鄉的地方,在1981年以前,村民們根本不知道郭守敬這個人,直到翁振軍的出現,他是市政協原副主席,做為邢臺的地名辦負責人,他得知郭村就是郭守敬的故居地,而且上世紀60年代,郭村搞土地改造,發現了壹個大墓。 但是這個大墓地最後不知所蹤,也讓郭守敬的墓地變得撲朔迷離起來了。

郭守敬是哪個朝代的

郭守敬是中國公元十三世紀天文學家,他字若思,漢族,順德府邢臺縣人,他是元朝非常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他擔任過太史令、昭文館大學士等職位,在朝廷宣布70歲以上的人都可以告老還鄉了的時候,因為他的作用非常大,就壹直為朝廷做事,改善儀器和編纂歷法。

郭守敬雕像

郭守敬自幼就繼承了祖父郭榮的家學,致力於攻研算學、天文、水利等方面的東西。他的老師也是位非常有才能的人,叫劉秉忠。後來劉秉忠被忽必烈召回,就將郭守敬引薦給了自己的好友張文謙。左丞張文謙推薦郭守敬,讓他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見,這才有了機會向忽必烈陳述水利建議六條,講完之後忽必烈非常贊同,郭守敬即被任命為提舉諸路河渠。郭守敬在西夏治水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且元朝很多的水利方面的問題都是郭守敬解決的。在元朝有很多的儀器都是金朝時留下了的,導致計時不準確和破損。忽必烈就讓郭守敬將這些儀器進行改造。

其實他最大的貢獻就是編出了《授時歷》為了編歷,他壹直就創制和改進了高表、候極儀、簡儀、渾天象、立運儀、景符、仰儀、窺幾等十幾件天文儀器儀表,而且費時很久。結果在研究完成之後,現在為了紀念郭守敬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表面的壹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讓這顆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不僅是這本歷法,在太史令王恂去世之後,郭守敬接管太史院,有編了《推步》、《立成》、《儀象法式》等書。

郭守敬發明了什麽

郭守敬是元朝非常著名的水利專家、天文學家,他自幼被祖父教導,在祖父的諄諄教誨下熟讀了五經和天文、算術還有水利技術等知識。郭守敬做為壹名非常有名的發明家,為後人們做了非常的大的科技貢獻,那麽郭守敬究竟發明了些什麽呢?

郭守敬發明的渾儀

因為郭守敬的老師是非常出名的劉秉忠,但是劉秉忠被忽必烈調入了朝廷,就將郭守敬舉薦給了張文謙,左丞相是張文謙,他將郭守敬推薦到了忽必烈那裏,在面見忽必烈的時候他提出了很多有利於元朝的水利方面的改善,提出了六條建議,最後被任命為提舉諸路河渠。在郭守敬的職位越做越大時,奉命修浚西夏、唐來、漢延等古渠,在當地立了閘堰,這樣的方法就能夠使當地的農田得到灌溉,在處理完了這些事情之後郭守敬就被升任都水少監。

他的作為不僅是在水利方面,在他進入了工部變成了工部侍郎的時候,就和王恂壹起修訂了新歷,提出了”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的主張。《授時歷》就是郭守敬發明的,他編纂的這部歷法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壹部歷法,到至今也有很多的人在研究和學習。而且他所做的都不止這些事情,在王恂去世了之後,他壹人接下了太史院的全部事情,升任了太史令,《推步》、《立成》這幾部書都是他編的,也是非常出名的。在後來元朝的不力下他的晚年生活也是很孤寂的,最終享年86歲。

郭守敬的成就

郭守敬是中國元朝著名的水力專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儀器制造專家,他在世時寫了非常多的著作,這些書對後世的人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的祖父郭榮是金元之際壹位頗有名望的學者,他的老師也是個非常有名望的人,他的老師是劉秉忠,老師精通經學和天文學,教導了郭守敬很多。

郭守敬畫像

郭守敬被左丞張文謙推薦,郭守敬受到元世祖忽必烈召見,然後郭守敬在忽必烈面前提出了改善水利工程方面的建議6條,然後被忽必烈采用,後來就被任命為提舉諸路河渠。後來他擔任了工部侍郎,忽必烈參照劉秉忠生前的建議,讓張文謙修訂新歷,得出了“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的正確主張。後來建立了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是王恂的同事。後來兩人經4年時間制訂出《授時歷》,通行360多年。而且郭守敬去了境內的唐來、漢延等古渠,立了閘堰,讓當地的農田得到灌溉。在太史院的時候太史院眾人在郭守敬的領導下開展了全國範圍的天文測量,稱之為“四海測驗”。

太史令王恂去世了之後,郭守敬帶領太史令眾人,同時陸續整理成《推步》、《立成》等多種著作。在塞北江南因為戰亂,郭守敬來西夏後沿黃河兩岸勘察地勢水情,繪制地圖,在不到壹年的時間裏,修復了長達二百五十余裏的漢延渠以及正渠十余條。後來在天文儀器的改善中也做出了貢獻。因為元朝的儀器是金朝留下了的,影響到了使用,所以郭守敬就開始改善,後來有了很大的改進。

郭守敬的故事

郭守敬是中國元朝著名的水力專家和天文學家,他在世時編纂了非常多的著作,這些書對後世的人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郭守敬雕像

他的祖父郭榮是金元之際壹位頗有名望的學者,因為他的教導所以郭守敬熟讀五經和清楚天文學等知識,他的老師也是個非常有名望的人,他的老師是劉秉忠,劉秉忠精通經學和天文學,也給了郭守敬很多教導。在郭守敬的研究生活中發生了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呢?

郭守敬十五歲那年,家裏突然就來了壹位客人,這位客人不是別人,正是武安天寧寺的和尚,法名子聰。這位和尚非常通曉天文、地理、算數和音律等多種學問,他上門來拜訪是因為他與郭守敬的父親郭榮交情極深。父親和子聰和尚在壹起切磋起學問來了。和尚就出壹幅蓮花漏的拓片,問郭守敬的父親:“這是天聖蓮花漏,主要器皿都采用蓮花、蓮蓬和蓮葉的形狀,名叫‘蓮花漏’。蓮花漏設計精巧,可惜由於戰亂失傳已久,我在壹節被人打折的石碑上拓得此圖,左思右想但不解其中奧秘。”

這時候年紀甚小的郭守敬壹字不落的聽到了兩人的對話,心想還從未見過設計如此精巧的計時工具,就心生壹計,向子聰和尚討來了蓮花落,說自己有辦法破解。半個月後,子聰來郭家取蓮花漏拓片,郭守敬向子聰講起蓮花漏各部分的結構和用途,說的頭頭是道,子聰聽了覺得非常妙,壹個勁的誇贊郭守敬是神童。郭守敬的父親聽了後直說不知道郭守敬天天在房內畫圖、算術,不覺得是什麽神童。後來子聰覺得郭守敬非常有天賦,就帶郭守敬去武安紫金山學經深造。

郭守敬望遠鏡

大家都知道郭守敬是元朝有名的天文學家、水利專家,而且他為了後人做出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在後來由郭守敬命名的郭守敬望遠鏡的出世也震驚了世界,因為郭守敬望遠鏡的設計是非常好的。那麽郭守敬望遠鏡究竟是什麽呢?

郭守敬望遠鏡

郭守敬望遠鏡是壹架新類型的大視場兼備大口徑望遠鏡,即“王-蘇反射施密特望遠鏡”。妳想看清天空中多的數不勝數星星的溫度、化學成分、密度嗎?由中國科學院天文臺3月19日發布的自主創新研制的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郭守敬望遠鏡就可以幫妳實現。此次公開發布的數據包含有220萬條光譜,已超過目前世界上所有已知恒星巡天項目的光譜總數,而且在這個其中信噪比大於10的恒星光譜172萬條。

在郭守敬望遠鏡發布之前就有了壹批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和國外的國際學家的***同成果下,已經取得了壹部分有影響力的成果。這些成果有發現300多顆白矮星,發現28顆白矮-主序雙星,其中2顆是***包層後雙星候選體,基於大數據分析發現銀盤上方的恒星正在遠離銀河系中心運動,這些成果都是國內外的學家***同達成的。天文望遠鏡口徑越大看得越深遠,視場越大看到的天體越多。所以郭守敬望遠鏡的作用還是很大的。LAMOST通光口徑最大4.9米,視場直徑最大5度,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光譜巡天望遠鏡,中國科學院院士崔向群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