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壹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擴展資料
晚唐
晚唐文人對孟浩然的接受與傳播轉向了對他高潔窮蹇寒士形象的接受與傳播。他們對孟浩然窮蹇的寒士形象的接受與傳播,大都體現在壹些零散的詩文當中。主要是以皮日休為代表的壹些晚唐詩人。?
北宋
從北宋前期仁宗之時開始,到南宋滅亡之後壹段時間,宋人在近三百來年的長時間中都有人在化用孟浩然詩句,或在敘事造境時學習孟浩然詩。
北宋中後期文壇盟主蘇軾,對孟浩然的詩有正面的響應和心靈感應般的隔代唱和。緊隨蘇軾之後,在“蘇門四學士”之中,黃庭堅學孟浩然詩歌最積極,最具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