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為什麽有的地震會引發海嘯,有的卻不壹定?

為什麽有的地震會引發海嘯,有的卻不壹定?

發生地震不壹定會發生海嘯,因為地震引發海嘯需要有壹定的條件,但發生海嘯更多地與地震相關。壹般情況下,地震級別在6級以上才容易發生海嘯,低於6級的能量小,產生海嘯的能量不足,即使有壹些海浪,也不會對人類造成太大破壞。

對於6級以上地震,每壹次都會發生海嘯嗎?也不是,遠的不說,2020年10月20號美國阿拉斯加海域發生了7.5級地震,也沒有海嘯預報,最終也沒有出現海嘯。而愛琴海6.9級地震卻發生了小規模的海嘯,土耳其有壹座城市的壹處大樓倒塌了,死亡了幾人,街道上還湧進了海水。兩次地震都發生在海底,地震級別沒有多大差別,然而地震引發的二次傷害卻不同,壹個發生了海嘯,另壹個卻沒有發生。這是為什麽呢?

什麽是海嘯?它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產生的破壞性海浪。其實質是地殼活動把能量傳遞給海洋,被海水所吸收,以大波浪形式對沿海岸的人類居住地及設施產生強大的破壞作用,我們就稱之為海嘯,地震引發的地殼錯位或塌陷非常復雜,對地殼的破壞方式差別也很大,因此地震的發生只能是海嘯發生的必要條件,還不能算是充要條件。有的地震卻沒有發生海嘯,那麽什麽情況下,地震才會發生海嘯呢?我們看看下圖幾種情況,哪些地殼活動容易形成海嘯呢?

上圖是海底發生地震,造成了岸邊的基巖海岸發生崩塌,崩落的巖石激起了海浪,並向遠處傳播,遇到岸邊這些能量就會破碎,最後導致壹次海嘯的發生。這樣的海嘯因發生在岸邊,距離人類活動地較近,往往是地震的發生時間不長,海嘯就會到來,所以當海岸發生地震時,壹定要註意預防海嘯。

海嘯到來的時間有長有短,這取決於震中距離的遠近,距離震中越近,海嘯與地震容易同步發生,地震發生了,海嘯就來了;還有壹種情況是距離震中較遠,傳播時間長,海浪前行時壹直沒有遇到淺灘、島嶼,海水較深,海浪損失的能量比較少,當遇到另壹處海岸時,能量集中釋放,這樣的海嘯會對沿海設施造成巨大破壞和人員傷亡。

上圖是海底發生地震或火山噴發時的地殼活動,對海水施加壹個垂直向上的力,只要是地震級別高,壹般在6級以上時,能量集中爆發時間越短,引發海水的振蕩越歷害,形成海嘯的概率越高,這樣的地震最容易形成海嘯了。

還有壹種情況,上圖,地震時產生地殼下陷,海水快速填充下陷形成的空間,引發海水強烈碰撞,激起很大的波浪,這樣的地震地殼錯位大,下陷的空間大,海嘯才容易形成。壹般地震持續時間很短,有十幾秒的,也有二十幾秒的,持續時間越長,海水獲得能量的時間越充足,海水激起的波浪越大,海嘯發生的概率就高。

還有壹種地震,是由於地殼斷裂引發地殼平移、錯位,對海水的空間影響較小(上圖是壹種走滑斷層),而且能量釋放也有壹個過程,最初地殼開始扭曲變形,當積累到壹定程度時突然錯動,這種地震所導致的地殼空間並沒有多大變化,海水振動性不強,產生的波浪也不大,可以把地震釋放的能量吸儲,這種因走滑斷層引發的地震,就不容易產生海嘯了,如近期美國阿拉斯加海域發生了7.5級地震也沒有發生海嘯,就是這個原因。

因地震或火山活動激起的海水振蕩,海浪有多高,波長有多長,向哪壹個方向傳播,傳播速度大小,非常復雜,所以給海嘯的預報增加了難度。

壹年全球會發生500多萬次地震,每天都有上萬次地震發生,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海嘯才會發生,具體來說,地震級別越高,海嘯發生的機會越大,地震高壹級,能量超過32倍,8級地震遠遠高於6級釋放的能量,所以海嘯就容易形成了。

其次,海嘯的發生與地震發生地點也有很大關系,有的發生在洋盆中,還有的發生在大陸架或大洋中脊上。同壹級別地震發生在大陸架上或岸邊,遠遠比洋盆中海嘯形成的風險偏大,如同是6級地震,洋盆中海水深度壹般在3000~4000米以上,級別小的地震根本激不起海水太大振蕩,海嘯難以發生,但發生在大陸架上,海水較淺,有的就會引發海水波動形成海嘯。

1960年智利大海嘯,僅8級地震就發生了3次,7級地震發生了10次之多,這麽多地震釋放的能量全部蓄積海水中,蓄積能量之高,超出人類的想象。最初海水迅速退落,露出了人們從未見到過的海底,表明地震引發地殼塌陷空間非常大,海水之間發生激烈碰撞激起了高達28米的海浪,摧毀了沿岸所有人工設施及停泊的船只,造成上萬人死亡或失蹤,不僅如此,海嘯波又以每小時700公裏的速度,橫掃了西太平洋島嶼。到達美國的夏威夷群島時,波高達9——10米,巨浪摧毀了夏威夷島西岸的防波堤。

此外這次海嘯又波及到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島,行程上萬公裏 ,海浪波仍然高達6~8米,造成了日本數百人死亡,沖毀房屋近4000所,財產損失非常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