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19世紀有兩個奇人。壹個是拿破倫,壹個是海倫·凱勒。”每當讀起馬克、吐溫的這句話時,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擁有鋼鐵般毅力的海倫·凱勤。
海倫·凱勤,壹個普通的殘疾人,誰能相信正是這位又盲又聾的殘疾人竟會掌握英、法、德、希臘和拉丁文五種語言,成為壹個具有世界性影響的人物呢?她用那對文學的渴望和不屈不饒的精神,向世人證明:只要有壹顆堅強的心,誰都能取得成功。海倫的壹生是崎崛的,充滿坎坷的。海倫童年的時光又是極其悲慘的。海倫剛出生時就生了壹場大病,那場病導致她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她漸漸地變得自怨自艾,自暴自棄。而後來她在沙利文老師的啟迪和幫助下,找到了壹把通往成功之門的鑰匙,那就是堅強。從此,她便慢慢步入文學殿堂。也正因為她的堅持不懈,使她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她考取了哈佛大學,掌握了五種語言,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十大英雄偶像人物”。
我合起書,不禁思緒萬千。她真是壹位偉大的奇女子。壹個既看不見又聽不見的女子,居然能取得如此成就,而我們作為壹個健全的人難道不覺得慚愧嗎?看看我們周圍吧!有些同學,好吃懶做,整日醉生夢死;有些同學做事不能持之以恒,遇到什麽難題,便不去管它,繞了過去;有些同學……哎!朋友快去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吧!海倫·凱勒會告訴我們:無論有什麽事,我們都應該用壹顆堅強的心去對待。同時,我們也會學會珍惜現在的幸福,保護好我們自己的“眼睛”,讓光明永存於心。
讓我們壹起,做壹個堅強的人,打造壹顆堅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