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山字的來歷故事是什麽?

山字的來歷故事是什麽?

“山”字最早見於商殷時代的“癸山敦”中(金文),是三座峰巒相接的形狀,有山陰樹影,使人壹望便知是“山”。至於是三峰相接而不以其他數量的峰相接則是因為“三”在古代經常用來表示多次或多,用三峰列而為“山”,便表示多個峰巒相接的意思。這是中國人祖先用“遠取諸物”的辦法所創造的壹個很原始也很典型的象形宇。

到了春秋時代,在“山且丁爵”中的“山”字,中峰已高聳起來,並且已漸趨瘦化了。秦篆(即小篆)則在這壹形體基礎上進壹步使之線條化。於是,以後便相沿發展為隸書和楷書中的“山”字。“山”的本義是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的部分,因為山是高聳的而引申出“大”等含義。

組詞

壹、山東 [ shān dōng ]?

1、即山東省。

2、古地區名。戰國、秦、漢時代,稱崤山以東為山東。北魏、隋、唐以後稱太行山以東為山東。

3、戰國時也指秦以外的六國領土。

二、火山 [ huǒ shān ]?

通常指地殼內部噴出的熔巖及碎屑物質堆積而成的錐形山,也包括有噴發活動而無山形者。頂部常有壹個漏鬥狀窪地,叫火山口。

三、江山 [ jiāng shān ]?

江河和山嶺,多用來指國家或國家的政權。

四、山西 [ shān xī ]?

1、即山西省。

2、古地區名。戰國、秦、漢時代,稱崤山以西為山西。北魏、隋、唐以後稱太行山以西為山西。

五、高山 [ gāo shān ]?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

2、傳說中的山名。

3、少數民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