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名人傳》讀後感精選5篇範文

《名人傳》讀後感精選5篇範文

《名人傳》這本書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和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壹生,贊美了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鬥的精神。下面我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名人傳》讀後感”,歡迎閱讀與借鑒!

《名人傳》讀後感1

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毅力。

——題記

壹部優秀的作品不僅能讓我們認識世界,還會讓我們更深刻地感悟人生,《名人傳》就是這樣壹本書。它從獨特的角度講述了三位藝術家的故事,從他們的藝術人生裏讓人感悟生命的真諦。

感動於托爾斯泰敏銳的眼睛,他掃視俄國人們的苦難生活,用精妙的文筆折射出現實的殘酷,他為真理和正義堅持信念,譜寫人生,那是壹種不屈的信念,是壹種坦誠的善良。

震撼於貝多芬超乎常人的毅力,他藐視苦難,扼住命運的咽喉。他沒有沈淪於悲哀的童年生活裏,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音樂上;沒有被失聰打擊得壹蹶不振,他不向命運低頭,確實扼住了命運的咽喉,為世界留下壹曲曲天籟之音。

在三位藝術家中,我最佩服的還是米開朗琪羅。在書中,我看到了壹個鮮活的生命,壹位真實的藝術家形象。他把無與倫比的天賦與創造力全都獻給了藝術,卻得不到理解,他壹生充滿了孤獨,坎坷和痛苦,他狂野,他不羈,他孤獨,他無奈,因為無法選擇自己的存在,他承載著與生俱來的痛苦。他孤獨地生活著,思考著,工作著,他孤獨地看著這個世界,看著自己。他說:“叫我痛苦吧,痛苦吧!在我這壹生中,我找不到哪天是完全由我自己安排的。”死對於他來說是壹種解脫,是壹種快樂,但更是壹種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他壹生致力於藝術的創造,在痛苦的折磨中,把真善美永恒到壹件又壹件的作品中,留下了珍貴的藝術瑰寶。

讀完本書,我們不難發現,真正讓巨人們成功的不是顯赫的地位和榮華富貴,而是他們遭受的孤獨和苦難。他們在痛苦中磨練自己,在寂寞中升華蛻變。正視困難,迎難而上,我們也會是貝多芬,或者是米開朗琪羅。

仔細讀讀《名人傳》,我們會收獲很多。

《名人傳》讀後感2

在熱情似火的七月,我們失去了往日所擁有的活力。但思想所洪流,確如壹輛高速行駛客車,永不止息。而《名人傳》這部書,就是泉水的源頭,它教會了我很多,也讓我樹立了新的世界觀。

此傳記裏的三人,壹個是德國的音樂家貝多芬,壹個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另壹個是俄國作家、思想家、文學家托爾斯泰,雖然各自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領域裏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從貝多芬傳中,我了解到了貝多芬的音樂天賦及偉大成就。但在那些成功的背後,貝多芬卻忍受了太多的苦難。在事業的高峰期,聽力逐漸下降,處於壹種極端孤獨的狀態;對未來充滿了悲劇……但他仍然從幻面中清醒過來,執著追求音樂的頂峰,熱愛自然,樂觀善良。羅蘭這樣贊道:他給人們的告誡是”人要自強不息。“

米開朗基羅傳則講述了他生平的'事跡,字裏行間洋溢著些許敬佩。米開朗基羅是壹個在雕塑界極負盛名的人,可是他的世界卻是痛苦的,他沒有渴望過成功,甚至鄙視這種勝利,但是他沒有辦法去改變。他被命運的枷鎖束縛著。可正因如此,他卻成為壹個精神上的巨人:關心世界原來面貌,並且熱愛它。

托爾斯泰傳表現了托爾斯泰的巨大影響力,以及這巨大影響力從何而來。羅蘭認為他是完美並且無法被替代的,原因有很多:他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和完美的主義意識;他率真喜歡農民;對自己的要求是極高的,他的思想領引著全亞洲人民,不斷向前。他始終堅持真理為上。

我現在走的只不過是壹條風平浪順的道路,當遇到荊棘布滿道路時,總會選著逃避;當讀過《名人傳》後,我們應該從新選擇壹下道路,即使前方困難重重,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去拼搏,而並不是退縮。在逆境中,堅持自己的理想,保持內心的積極向上,在前方的道路上,總有壹份收獲在等著妳……那是妳逆境中的勇氣的見證!

《名人傳》讀後感3

壹本本的讀物,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有《伊索寓言》、《西遊記》、《紅樓夢》等不同種類的書本。當然,從中受到的體會、感悟也是截然不同的。這些書仿佛是支撐我在學習中走下去的支柱。在這次“讀課外書”的作業中,其中壹本書則令我震撼無比,心靈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撞擊。它就是法國的作家羅曼。羅蘭寫的《名人傳》。作者沒有壹般性的追溯他們的創造歷程,而是抓住他們在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同之處,著重刻畫了他們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在這裏,貝多芬作為壹個音樂大師,卻遭受了最悲劇的事情,聽力開始壹天壹天的下降,內臟也被巨大的疼痛所折磨。但這毫不泯滅貝多芬追求幸福的希望。可這個希望也成為了泡沫,希望再次破滅,他心愛的女人嫁給了壹個伯爵。這個噩耗嚴重的打擊了貝多芬的心,使他不等不承受心靈的痛苦,這也加劇了貝多芬的病情。然而幸福也降臨到了他的身邊。他與愛著他的姑娘訂了婚。但不久婚約解除了,貝多芬再次陷入了孤獨之中。從此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創作中。仿佛所有的困難都不能使它停止前進,放棄自己鐘愛的事業。

米開朗琪羅是雕塑和繪畫的天才。他似乎比貝多芬幸運,他出生在壹個有聲望的家庭中,無殘疾也不貧窮。但他的心靈卻是無比的痛苦,他無妻無女,不曾感受家庭的溫暖,他的國家也多災多難,外族入侵,人民受苦,自己的作品毀於戰亂。他人身幾乎沒有自由,終身為教皇們忙綠。他的本性是高傲的,為了維護尊嚴,他也曾與教皇抗爭,但由於被形勢所逼,壹次壹次的向權力屈服。由於無法擺脫教皇們的權利轄制,使他的作品不能如期完成。雖然他有缺點,但他的藝術是偉大的,在他的作品中,彰顯出他偉大的品性。

托爾斯泰應該是較以上兩位人物最幸運的人。他出身名門貴族,有幸福的家庭,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但他追求“生命的真諦”,他為自己不勞而獲而感到羞恥。他敢於挑戰壹切,對沙皇的批判也毫不留情。他說彼得大帝是酒鬼,就連莎士比亞也被他貶得壹文不值。由於他的思想主張沒有現實的意義,然而也沒有追隨者,所以他是思想孤獨者。作為文學家的他是偉大的,他的作品展現了俄羅斯近代歷史的宏大畫面。

正如翻譯家傅雷所總結:妳只要打開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生命的烈火就會撲面而來。

《名人傳》讀後感4

這天,我滿懷激情地讀完了《名人傳》。這是壹部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所著的,由《貝多芬傳》、《米開郎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的著作,它們的主人公雖然職業和所處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們所追求的理想卻是相同的,為了真理和正義作出努力。

就說貝多芬吧,從四歲起,他就被逼著每壹天練鋼琴。六歲時,他就能演奏美妙的曲子。貝多芬的壹生都是那麽艱苦,命運壹向在折磨著他。貝多芬天天都在思考經濟的事情,幾經挫折、坎坷,他好不容易才獲得人們的歡迎。但是之後,作為音樂家最寶貴的器官—耳朵,慢慢地聽不見聲音了。對於貝多芬來說這是多麽的痛苦啊!但聽不見聲音了。對於貝多芬來說這是多麽的痛苦啊!但他不服輸,在耳朵完全聽不到聲音後,他譜寫了第五交響曲,獲得人們的尊敬。以後的幾年裏,他仍然奮鬥在音樂殿堂裏,給後人留下豐富而又寶貴的音樂財富。

我覺得,《名人傳》十分好地印證了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撥之誌。貝多芬的名言:“在悲哀隱忍中找棲身。”證明了偉大的人生就是壹場無休無止的戰鬥,他告訴我們,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大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就應想到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我的信仰……

生活是殘酷的,對於那些不甘於平庸的人來說,生活是歷經苦難的,就像是壹場無休止的博鬥,而且往往是無榮譽無幸福可言的,這博鬥是在孤獨中默默進行的,無論誰都要拼搏,因為命運不會優待任何人。

古今成大事業者,必有堅韌不撥之誌,無論是貝多芬的“用痛苦換來歡樂”,米開郎琪羅的“愈受愈苦我喜歡”,還是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證明偉大的人生都是歷經苦難的。在我們悲傷、失望、懷疑自我,遇到困難或得到榮譽的時候,重讀《名人傳》會使我們掩起悲傷,忘記苦難,洗掉疲憊,有談榮譽,識別出它們慮無壹面,重新獲得生活的勇氣和奮鬥的力量,更加堅信自我。

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我們要奮鬥,我們要取得輝煌成就,我們要躋身人類中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壹些。貝多芬他們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名人傳》真是壹本令我感悟很多的好書。

《名人傳》讀後感5

我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別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貝多芬全名叫“路德維希馮貝多芬”。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對他來說就好像是壹場悲慘而殘暴的鬥爭。父親急於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壹些,惡運又壹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只有寫信向朋友哭訴。

人們在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臉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從那目光裏人們又可以看到他悲慘的命運。之後的歲月裏,性格過於自由暴躁的貝多芬也不止壹次的遭到了愛情的否絕。在遭受這些肉體痛苦之時,貝多芬又必須承受著另——種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體也“背叛”了他,先後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等。身體壹天不如壹天。盡管如此,但他從未放棄過音樂。要知道面對這麽大的困難,貝多芬卻毫不動搖,這需要用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願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醫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愛情;他充滿著希望。也許現在妳的成績是差了點,但這並不代表以後妳依然是這樣。壹定要相信自己的實力,對自己要有信心。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

除了這壹點外,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也想告訴我們壹些道理: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