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斷章取義的釋義及造句

斷章取義的釋義及造句

基礎釋義

斷:截斷;章:音樂壹曲為壹章。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孤立地取其中的壹段或壹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詳細釋義

斷:截斷;章:音樂壹曲為壹章。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孤立地取其中的壹段或壹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示例:宋人攻擊王介甫,說他將明妃寫成壹個不忠君不愛國的人,其實是~,故入人罪。

◎朱自清《清華的壹日》

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例句

1. 斷章取義,無限上綱,是壹種惡劣的文風!

2. 妳這樣子斷章取義的去理解他的意思是不對的。

近義詞

望文生義 [ wàng wén shēng yì ]

文:文字,指字面;義:意義。不了解某壹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

穿鑿附會 [ chuān záo fù huì ]

穿鑿:把講不通的硬要講通;附會:把不相幹的事拉在壹起。把講不通的或不相幹的道理、事情硬扯在壹起進行解釋。

以文害辭 [ yǐ wén hài cí ]

指拘於文字而誤解整個語句的意義。

反義詞

實事求是 [ shí shì qiú shì ]

指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

照本宣科 [ zhào běn xuān kē ]

照:按照;本:書本;宣:宣讀;科:科條,條文。照著本子念條文。形容講課、發言等死板地按照課文、講稿,沒有發揮,不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