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盧溝橋在哪個城市

盧溝橋在哪個城市

盧溝橋在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

盧溝橋(Lugou Bridge),亦稱蘆溝橋,位於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古老的石造聯拱橋。金大定二十九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盧溝橋始建;1961年盧溝橋被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盧溝橋正式退役;1991年盧溝橋實現封閉管理。

盧溝橋全長266.5米(橋身213.5米,兩端雁翅各26.675米),橋兩側雁翅橋面呈喇叭口狀,入口處寬32米,橋身總寬9.3米(含地袱、仰天和欄桿),橋面寬7.5米。有橋墩10座,***11個橋孔,全以白石建造。

橋身、拱、橋墩以腰鐵牢固,橋墩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尖端加裝三角鐵柱,稱“斬淩劍”,以抗禦洪水和春冰。東西兩端拱券各11.5米,中間拱券13.42米。中心主橋孔跨度21.6米,余孔漸收,近岸孔跨度約16米。

盧溝橋建築結構

盧溝橋橋面略呈弧形,兩端較低,中間隆起。橋墩、拱券以及望柱、欄板、抱鼓石、華表等都用天然石英砂巖及大理石砌築,而橋面卻是用天然花崗巖巨大條石鋪設的。

盧溝橋橋下河床鋪設幾米厚的鵝卵石和石英砂,整個橋體砌築其上十分堅實穩固。橋墩平面呈平底船形,北為上遊,是進水面,砌築分水尖,狀若船頭,長4.5—5.2米,約占橋墩四分之壹。

在每個分水尖的前端,各裝有壹根三角鑄鐵,邊寬26厘米,銳角向外,以減輕洪流和冰塊沖擊,維護分水尖的穩定。在分水尖上面,又蓋了六層分水石板,稱鳳凰臺,下兩層挑出,以上各層逐次收緊,高1.83米,既加固了分水尖的穩定性,對橋墩的承載壓力也起到了平衡作用。

盧溝橋橋墩南面順水,砌作流線型,形似船尾,以分散水流,減輕洪流對券洞的壓力。橋面的大理石護欄,是由281根望柱和279塊欄板交替組成的。南側望柱141根,欄板140塊;北側望柱140根,欄板139塊。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盧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