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描寫羽毛的詩句

描寫羽毛的詩句

1、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唐代: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譯文:

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萬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無比敬仰。

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籌劃的結果,他猶如展翅高翔在雲霄的鸞鳳。

才華超絕與伊尹呂尚難分高下,指揮千軍萬馬非曹參蕭何能比。

漢朝的氣運已經衰落難以恢復,他意誌堅決終因軍務繁忙殉職。

2、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代: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鬥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譯文:

窗外是滿月,明鏡裏也是滿月,思鄉的情緒如同刀在心頭亂割!輾轉流離,家鄉越來越遠;桂花攀折,天空如此遠闊!

歸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壹樣潔白,林中棲息的小鳥正梳理著羽毛。看著那月宮中的兔兒,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閑地數著新生白毛。

圓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峽,猶自被白帝城銜掛著。江上霧氣沈沈,江浦昏暗,但是車輪壹樣傾斜的圓月依然把半座樓照得通明。

兵營裏士兵的刁鬥敲響了催曉的聲音,月宮的蟾蜍也自然傾斜。圓月如同張滿的弓,蒼白的魂魄不僅僅照耀漢家營盤。

3、天臺曉望

唐代:李白

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

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風潮爭洶湧,神怪何翕忽。

觀奇跡無倪,好道心不歇。

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

譯文:

天臺山鄰近四明山,華麗清秀的山頂是百越國的最高峰。赤城山紅霞般的崖石迎入朱門,滄島的明月喜歡棲息的山上的高樓。

登高望遠,壹直可以看到蒼茫溟渤的大海。天空中雲彩如同大鵬的翅膀壹樣翻騰,蒼海裏巨大的鯨魚隨波逐浪。

巨浪追逐著旋風,洶湧澎湃,神仙和妖怪如電閃壹樣快速往來。看到這奇異的景色,卻找不到神仙的蹤跡,學道的心思難以平靜。

攀緣著樹枝,采摘下通紅的果實,燒起火熱的丹爐煉出丹藥,以脫胎換金骨。如何才能身長羽毛,千秋萬代,在蓬萊仙島逍遙自在呢?

4、子規

唐代:吳融

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飄蕩壹年年。

他山叫處花成血,舊苑春來草似煙。

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聲淒切,愁殺行人歸去船。

譯文:

杜鵑放棄了繁華的故園山川,年復壹年地四處飄蕩。在異鄉鳴叫,鮮血染紅了山上花叢,可春天來到,老花園依然草木茂盛。

雨後涼風,它藏在綠樹叢中聲聲哀啼,夜幕初開,它迎著欲曙的天空肅然鳴叫。天色漸晚,它在湘江邊淒涼鳴叫,使歸家的船只行人悲愁之至。

5、花鴨

唐代:杜甫

花鴨無泥滓,階前每緩行。

羽毛知獨立,黑白太分明。

不覺群心妒,休牽眾眼驚。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鳴。

譯文:

花鴨身上清凈無泥,常在階前緩步而行。它讓羽毛不同於群鴨,黑白二色非常分明。

花鴨啊,妳沒覺到群心在忌妒麽?不要惹得眾眼受驚。主人用稻粱餵養妳,留心啊,千萬不要先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