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與恐慌的區別在於:惶恐側重於內心的恐懼。恐慌側重於由內心的恐懼而造成的行為上的慌亂不安。
詞語詳解:
惶恐:[ huáng kǒng ]?1、恐懼,驚慌。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建 為郎中令,書奏事,事下, 建 讀之,曰:‘誤書!馬者與尾當五,今乃四,不足壹。上譴死矣!’甚惶恐。”
2、慚愧、難為情。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壹折:“說也惶恐,因為貧難,無以度日,要尋我妹子討些盤纏使用。”
3、表示謙恭的用語。
《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庚子,定太子見三師儀:……其與三師書,前後稱名‘惶恐’。”?
恐慌[ kǒng huāng ]?驚惶不安。
巴金 《家》十二:“這個時候 高 家的主人們才恐慌起來。” 錢鍾書 《圍城》二:“ 方鴻漸 看大勢不佳,起了恐慌。”
:1、有勇氣並不暗示惶恐不具有,而是敢面臨惶恐、降服惶恐。
2、他惶恐不安地看著我,嘴裏就像含了壹串冰糖葫蘆,嗚嗚啦啦半天沒說出什麽來。
3、總在快樂的時候,感到微微的惶恐。
4、 她的確感到很大的恐慌。
5、 他想起她以前那種沈默的能耐,心裏不覺恐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