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匯合於“樂山大佛”淩雲山下,(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匯合於岷江)岷江從樂山市繼續南流,經過犍為縣,再東南至宜賓市與金沙江交匯(岷江與金沙江匯合於長江),進入長江。
大渡河源大金川發源於青海、四川邊境的果洛山,在四川丹巴縣與小金川匯合後稱大渡河,在樂山市入岷江。
青衣江主源為寶興河,發源於邛崍山脈巴朗山與夾金山之間的蜀西營,流經寶興在飛仙關處與天全河、滎經河匯合後,始稱青衣江,經雅安、洪雅、夾江於樂山草鞋渡處匯入大渡河。
擴展資料
青衣江名稱演變
青衣江雖是大渡河的支流,但青衣江古稱青衣水見諸史冊要比大渡河古稱沫水早。公元前361年徙陽羌人循青衣水出岷山經過秦國來到魏國,而沫水之名則始見於《史記》。
至於大渡水之名更是先用於青衣水,後用於沫水。這是由於青衣水流域位於四川盆地西隅,接近成都平原開發較早。夏商時代,青衣水流域已是禹貢梁州之南境。
商周之際,範圍直達今蘆山、寶興,青衣羌族已屬於杜宇蜀國。秦滅蜀後,嚴道、青衣最早建縣。青衣水、青衣縣之名皆源於當時衣青衣的羌族。
青衣水的別稱,除蒙山溪、大渡水、沫水外,還有平羌江和羌江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