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在用人政策有什麽特點?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在用人政策有什麽特點?

天下大計,得士者昌,失士者亡。由此可見人才對完成統壹大業的重要性。在群雄並起的三國時代,曹操正是有其獨特的用人之道,完成了掃滅群雄,實現了北方的統壹。從《三國演義》來看,曹操的用人政策主要有以下特點。

1、攬絡人才。在組織義軍討伐董卓的時候,曹操就懂得招攬人才。“曹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此時的曹操就已經深刻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也下決心招攬天下人才。在老家招兵買馬的時候,曹操在鄉人衛弘的幫助下,先後收攏了樂進、李典、夏侯敦、夏侯淵、曹仁、曹洪等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驍勇善戰的猛將。

2、愛惜人才。曹操的愛才在“關羽降曹”中體現的尤為明顯。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不得已才降了曹操,還和曹操有三條約定。然而,曹操出於愛才完全不在乎這些,關羽斬了自己的將領顏良、文醜後,曹操還為關羽報請封侯、封官、賜予金錢、美女等,為留住關羽三天壹小宴,五天壹大宴。在趙子龍單騎救主時,也正是出於愛才,曹操想生擒趙雲為己所用,最終卻讓趙雲逃脫。

3、包容人才。在攻破白門樓後,曹操活捉了呂布、陳宮、張遼等人。張遼聽到 呂布向劉備求情貪生怕死時大叫道:“呂布匹夫,死則死耳,何懼之有!”曹操感到張遼面熟,向其問話時張遼大罵曹操為國賊,後悔濮陽的那場大火沒能燒死曹操。面對張遼的辱罵,曹操沒有生氣,笑道:“我亦知文遠忠義,故戲之耳。“於是曹操親自為張遼截開捆綁的繩索,脫下自己的衣服給張遼穿上,並讓座給張遼。張遼感激不盡最終歸降於曹操,成為曹操手中的又壹大將。?

4、敢用人才。在官渡大戰時,袁紹將領高覽、張郃來投降曹操,夏侯敦勸曹操慎重不要輕信。而曹操卻說:“吾以恩遇之,雖有異心亦可變也”。最終曹操果斷地重用了高覽、張郃二人,兩人也成為了曹操的重要將領,立許多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