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水》因為也是采用了民歌的表現形式,在藝術上有與《王貴與李香香》相近之處。例如大量比興的使用使詩的形象性特別加強,但它又有更為蘊藉的特色,因而抒情的意味更濃。如開頭壹段《漳河小曲》:漳河水,九十九道灣,層層樹,重重山,層層綠樹重重霧,重重高山雲斷路。清晨天,雲霞紅紅艷,艷艷紅天掉在河裏面,漳水染成桃花片,唱壹道小曲過漳河沿。九十九道灣已甚曲折,復加以層層的山與路,山重水復,雲煙繚繞,霧氣茫茫,實在是壹幅標準的水墨畫。下面忽將水光染成壹片紅色,其中用個“掉”字,已見其奇,緊接著用“染成桃花片”來形容,更感奇崛、清麗。從詩的角度看,不斷的復沓,層層逼近,婉轉而又纏綿,蘊含著說不盡的情意。這段開頭,通俗流暢,有民歌風;然詩情畫意,水乳相融,又頗有古詩風味。這在寫景的新詩中,不可多得。對新詩如何多方面的借鑒、吸收,以增強自己的表現力,也是有啟發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