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類最相近的猿類動物***有四種,即大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和印尼猩猩,而印尼猩猩是亞洲特有種類,目前只有印尼和馬來西亞的部分島嶼還有壹些存活。
印尼猩猩是世界上最大的樹棲類哺乳動物,通常在樹上建立巢穴,平時就生活在樹上,很少下地,它們壹般靠雨林中的水果、樹葉、種籽、樹皮和昆蟲為生。很久以前,東南亞各地都有印尼猩猩的蹤跡,但現在,只有婆羅洲和蘇門答臘等印尼少數島嶼還有其小塊棲息地。
目前,印尼最大的猩猩群生活在蘇門答臘北部的生態區,生態區大約占地3萬平方千米,沼澤、山谷與森林是主要的地貌,印尼政府將其劃為生態區,就是為了保護猩猩,但由於國內政局混亂,使這壹切都變得沒有意義。對森林無休止的砍伐、沼澤地的增加和大片棲息地變為農業用地,使猩猩的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猩猩的數量已經從1993年的約12000只,下降到了今天的約6000只。
對於這些靈長類動物來說更要命的是,在第壹輪的伐木過後,很少有停歇的時候。實際上,幾乎所有可以用作木材的樹木都被砍伐掉了。研究表明,在這樣的地區,猩猩的密度會下降90%。現在,猩猩們的棲息地面積越來越小,這使它們尋找食物越來越不容易,越來越容易受到傳染性疾病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