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古詩楓橋夜泊的意思

古詩楓橋夜泊的意思

古詩楓橋夜泊的意思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註釋:

1、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2、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

3、寒山寺:蘇州楓橋附近的寺院。

譯文:

明月西落秋霜滿天,幾聲烏啼山前;

江上漁火映紅楓樹,愁緒攪我難眠。

呵,蘇州城外那聞名海內的寒山寺;

夜半鐘聲,漫悠悠地飄到我的船邊。

賞析:

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鐘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過詩人藝術的再創造,就構成了壹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成為流傳古今的名作、名勝。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後,議論頗多。其實寒山寺夜半鳴鐘卻是事實,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白首重來壹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鐘。即可為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為異,故有夜半鐘聲壹句。今人或以為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指烏鴉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憂愁難眠。殊不知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

楓橋夜泊的詩意

楓橋夜泊的詩意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註釋:

1、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2、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

3、寒山寺:蘇州楓橋附近的寺院。

譯文:

明月西落秋霜滿天,幾聲烏啼山前;

江上漁火映紅楓樹,愁緒攪我難眠。

呵,蘇州城外那聞名海內的寒山寺;

夜半鐘聲,漫悠悠地飄到我的船邊。

賞析:

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鐘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過詩人藝術的再創造,就構成了壹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成為流傳古今的名作、名勝。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後,議論頗多。其實寒山寺夜半鳴鐘卻是事實,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白首重來壹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鐘。即可為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為異,故有夜半鐘聲壹句。今人或以為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指烏鴉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憂愁難眠。殊不知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

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註解

1、西江:古稱約自南京至今江西壹段長江為西江,牛緒也在西江這壹段中。

2、謝將軍:東晉謝尚,今河南太康縣人,官鎮西將軍,鎮守牛渚時,秋夜泛舟賞月,適袁宏在運租船中湧已作《詠史》詩,音辭都很好,遂大加贊賞,邀其前來,談到天明。

譯文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藍湛藍沒有壹絲遊雲。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記起了東晉的謝尚將軍。

我也是壹個善於吟唱的高手,

但識賢的謝尚如今難得有聞。

知音難遇明早只好掛帆遠去,

前景宛若深秋楓葉飄落紛紛。

賞析

望月懷古,抒發不遇知音之傷感。首聯開門見山點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頷聯由望月過渡到懷古。從謝尚聞袁宏“詠史”事件中,領略到對於文學的愛好和對才能的尊重,是與地位高低無關的。頸聯是由懷古回到現實,發出感慨,抒發不遇知音的深沈感喟。末聯宕開寫景,想象明朝掛帆遠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淒涼寂寞。寫景清新雋永而不粉飾抒情豪爽豁達而不忸怩作態。

詩為五律,卻無對偶。有人認為李白才高,放逸不羈,興之所至,隨口諷誦,不顧及對偶。此說自有其理。

將之饒州,江浦夜泊

明月滿深浦,愁人臥孤舟。

煩冤寢不得,夏夜長於秋。

苦乏衣食資,遠為江海遊。

光陰坐遲暮,鄉國行阻修。

身病向鄱陽,家貧寄徐州。

前事與後事,豈堪心並憂。

憂來起長望,但見江水流。

雲樹靄蒼蒼,煙波淡悠悠。

故園迷處所,壹念堪白頭。

古詩絕句就是這樣經典,凝練,內心頓生無限的情懷。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絕句和古詩嗎,請欣賞 楓橋夜泊抒情的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