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原文_翻譯及賞析

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原文_翻譯及賞析

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沈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憶昔在家為女時,人言舉動有殊姿。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雙蛾遠山色。笑隨戲伴後園中,此時與君未相識。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墻頭馬上遙相顧,壹見知君即斷腸。知君斷腸***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鬟逐君去。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潛來更不通訊息,今日悲羞歸不得。為君壹日恩,誤妾百年身。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唐代·白居易《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 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 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沈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

憶昔在家為女時,人言舉動有殊姿。

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雙蛾遠山色。

笑隨戲伴後園中,此時與君未相識。

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

墻頭馬上遙相顧,壹見知君即斷腸。

知君斷腸***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

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

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

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

潛來更不通訊息,今日悲羞歸不得。

為君壹日恩,誤妾百年身。

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長篇敘事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從井底用絲繩向上拉起銀瓶,銀瓶快上來了絲繩卻斷掉了。

在石頭上磨玉做的簪子,玉簪快要磨成卻從中間折斷。

銀瓶沈入井底玉簪折斷又能如何呢?就像如今我和君的離別。

回想起往日在家還是閨秀之時,人們都說(我)舉動之間都有美麗的影姿。

頭發梳成美麗的發髻如同秋蟬之翼,將雙眉化成如同遠山壹般纏綿婉轉。

笑著和(侍婢)嬉戲大笑相伴在後花園,這個時候我還沒有和君相識呢。

我玩弄靠著矮墻青梅樹的枝椏,君騎著白馬立在垂楊邊上。

我在墻頭妳在馬上遙相對望,壹看見君就知道已經有斷腸的相思。

知道君斷腸的相思想要和君傾訴,君將手指向了南山的松柏樹。

感受到君心就如松柏化成,暗想著要結起雙鬟想要隨君離去。

隨著君到家裏五六,君的父母常常有話告訴我。

經過正式行聘的才是正妻,私奔的是妾室,沒有資格參與家族祭祀。

終於知道君的家是不能夠住下去的,可是奈何離開家門卻沒有去處。

難道我沒有父母高堂?我的家鄉也都是親人。

因為和君私奔所以很久不與家鄉通訊息,如今悲憤羞愧無法歸鄉。

對君而言不過壹天的姻緣,卻耽誤了我壹生的幸福。

以我的經歷告訴那些小人家癡情的女兒,千萬要慎重不要將終生輕易許人。

創作背景 這首詩約於公元838年由白居易所作。在封建社會中,淫奔往往是壹種自由戀愛的大膽行動,為習俗所不容,為輿論所不許。詩人因對此社會現實與習俗無奈和為表達對因自由戀愛而受到迫害的有情人憐惜之情而作此詩。 賞析

前三句的兩個比喻總體的概括了全詩意旨,那瓶沈簪折正是女子遭遣棄命運的寫照。次三句寫女子年少時的美貌殊姿,以相識之前的歡悅與相識後四句橫遭不幸的痛苦相對比。再下寫女子以身相許,決然私奔的過程,表現了癡情女子的天真和純潔及為情所動的真實形態。之後的五句敘述私奔帶來的屈辱和痛苦。“聘則為妻奔是妾”表達了沒有經過禮法嘉許的結合,即使相愛情深也不能得到他人的認可。女子憤然出走,然而天地茫茫,已經無處可歸。詩末兩句淒涼悱惻,是對後世癡情女子的警策,也是女子自身屈辱悲憤的吶喊。“癡情女子負心漢,教人如何不悲傷。”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好好的良家女子,只因為隨愛人私奔,便從此失去了為 *** 的資格。”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侍奉公丈夫五六年之久,都換不來男家人的認可,她沒有資格參與家族祭祀,她生的兒子也算不得夫家首選的繼承人。這位重自尊的女性,終於決定離開這個家庭。壹個追求真正愛情的弱女子是難以與強大的封建禮教相抗爭的。在那個時代,像這樣壹個自主追求真正愛情的女子,不但在夫家會受到歧視,就是回到娘家,也會被自己的父母弟妹所鄙棄,她會被看成敗壞門風的不祥之物。殘酷的封建禮教就是這樣直接摧殘著人們的身心。因此詩人最後感嘆說:“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看似勸戒,實為嘆息,詩人對詩中主人公的同情遠遠超過了他的勸戒。詩歌的基調因之也變得深沈且凝重。

此詩的最大成就在於成功地塑造了壹個單純、美麗、多情的女子形象。除結尾外,整篇作品都是壹個不幸女子的內心獨白。刻畫她的美麗不是通過自我欣賞而是借他人口中說出,手法頗高妙。“知君斷腸***君語”,“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鬟逐君去”等語,刻畫少女,貼切自然,充分表現出女主人公的單純、多情。開頭以銀瓶、玉簪隱喻美麗的少女,新穎別致,托此以起興,與下文銜接自然。結尾僅言她出門後沒有去處,不進壹步描寫悲劇的結局,余韻深長,發人深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

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沈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憶昔在家為女時,人言舉動有殊姿。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雙蛾遠山色。笑隨戲伴後園中,此時與君未相識。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墻頭馬上遙相顧,壹見知君即斷腸。知君斷腸***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鬟逐君去。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潛來更不通訊息,今日悲羞歸不得。為君壹日恩,誤妾百年身。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唐代·白居易《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

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

唐代 : 白居易

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沈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

憶昔在家為女時,人言舉動有殊姿。

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雙蛾遠山色。

笑隨戲伴後園中,此時與君未相識。

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

墻頭馬上遙相顧,壹見知君即斷腸。

知君斷腸***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

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

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

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

潛來更不通訊息,今日悲羞歸不得。

為君壹日恩,誤妾百年身。

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 長篇敘事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壹怒為紅顏。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裏箜篌伎,等取將軍油壁車。家本姑蘇浣花裏,圓圓小字嬌羅綺。夢向夫差苑裏遊,宮娥擁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蓮人,門前壹片橫塘水。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唯有淚沾衣。薰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奪歸永巷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坐客。坐客飛觴紅日暮,壹曲哀弦向誰訴?白晳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早攜嬌鳥出樊籠,待得銀河幾時渡?恨殺軍書抵死催,苦留後約將人誤。相約恩深相見難,壹朝蟻賊滿長安。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遍索綠珠圍內第,強呼絳樹出雕闌。若非壯士全師勝,爭得蛾眉匹馬還?蛾眉馬上傳呼進,雲鬟不整驚魂定。蠟炬迎來在戰場,啼妝滿面殘紅印。專征蕭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月落開妝鏡。傳來訊息滿江鄉,烏桕紅經十度霜。教曲伎師憐尚在,浣紗女伴憶同行。舊巢***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長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當時只受聲名累,貴戚名豪競延致。壹斛明珠萬斛愁,關山漂泊腰肢細。錯怨狂風飏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嘗聞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壹代紅妝照汗青。君不見,館娃初起鴛鴦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徑塵生烏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綠。換羽移宮萬裏愁,珠歌翠舞古梁州。為君別唱吳宮曲,漢水東南日夜流!——清代·吳偉業《圓圓曲》

圓圓曲

清代 : 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壹怒為紅顏。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裏箜篌伎,等取將軍油壁車。家本姑蘇浣花裏,圓圓小字嬌羅綺。夢向夫差苑裏遊,宮娥擁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蓮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壹怒為紅顏。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裏箜篌伎,等取將軍油壁車。家本姑蘇浣花裏,圓圓小字嬌羅綺。夢向夫差苑裏遊,宮娥擁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蓮人,門前壹片橫塘水。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唯有淚沾衣。薰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奪歸永巷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坐客。坐客飛觴紅日暮,壹曲哀弦向誰訴?白晳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早攜嬌鳥出樊籠,待得銀河幾時渡?恨殺軍書抵死催,苦留後約將人誤。相約恩深相見難,壹朝蟻賊滿長安。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遍索綠珠圍內第,強呼絳樹出雕闌。若非壯士全師勝,爭得蛾眉匹馬還?

蛾眉馬上傳呼進,雲鬟不整驚魂定。蠟炬迎來在戰場,啼妝滿面殘紅印。專征蕭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月落開妝鏡。傳來訊息滿江鄉,烏桕紅經十度霜。教曲伎師憐尚在,浣紗女伴憶同行。舊巢***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長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當時只受聲名累,貴戚名豪競延致。壹斛明珠萬斛愁,關山漂泊腰肢細。錯怨狂風飏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

長篇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