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蕩然無存 [ dàng rán wú cún ]
解釋:蕩然:完全空無。形容東西完全失去,壹點沒有留下。
出自:南朝·梁·任昉《為梁武帝集墳籍令》:“青編素簡,壹同煨盡,蕩然無存。”
譯文:青竹編的書簡,壹個在裏面燃燒,壹點沒有留下。
二、浩然正氣 [ hào rán zhèng qì ]
解釋:正大剛直的氣勢。
出自:明朝 郭戈《金瓶梅傳奇》第二回:“鏗鏘話語,浩然正氣,使世貞為之所震,沈思良久,附耳低低說出壹番話語。”
譯文:堅定不移的話,正大剛直的氣勢,使王世貞為他所震驚,沈思了很久,附耳低聲低聲說出壹番話語。
三、黯然失色 [ àn rán shī sè ]
解釋:黯然:心裏不舒服、情緒低落的樣子;失色:因驚恐而變以臉色。本指心懷不好,臉色難看。後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遠遠不如。
出自:南朝·梁·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李善註:“黯然,失色貌”
譯文:最讓人悲傷或愁苦的事情,只是別離罷了。”李善註:“暗淡,失去了顏色”
四、悵然若失 [ chàng rán ruò shī ]
解釋:悵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 象失去什麽似的煩惱不快。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殷悵然自失。”
譯文:就象失去什麽似的煩惱不快。
五、昭然若揭 [ zhāo rán ruò jiē ]
解釋:昭然:明顯、顯著的樣子;揭:原意為高舉,現也指揭開。形容真相全部暴露,壹切都明明白白。
出自:戰國 莊子《莊子·達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譯文:真相全部暴露在太陽與月亮之下,壹切都明明白白。
六、龐然大物 [ páng rán dà wù ]
解釋:龐然:高大的樣子。指高大笨重的東西。現也用來形容表面上很強大但實際上很虛弱的事物。
出自:唐·柳宗元《黔之驢》:“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
譯文:老虎見到它,高大的樣子,以為是神明,於是隱藏在樹林中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