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詞性有兩種:
1、中性詞:原指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為是的思想、行動和價值觀。
2、貶義詞:指那些自我意識過盛、狂妄,又覺得不被理解、自覺不幸的人,尤其是那些“成形的價值觀與尚未脫離的幼稚想法互相混雜”的青年人。
二、“中二病”由來:
“中二病”壹詞源於日本,“中二”即初中二年級的意思,最早由《伊集院光 深夜的馬鹿力》中提出。“中二病”指壹種自我認知心態。“中二”是日語對“初中二年級”的稱呼,中二病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初二年級青少年的某些病態自我意識。其實它不限於初二年級,也未必算正規意義上的病,這只是壹種謔稱。
三、典型病例:
1 、壹個典型的“中二病”病例是,有人在論壇上求助:“中二病患者的所有癥狀我都有,我該怎麽辦?請給出壹個成熟的答案!”而對於熱心網友的各種建議,這個“中二病患者”的回應永遠是:太幼稚!
2、“中二病患者”樂於通過表現自己來獲得他人認同,尤其喜歡在壹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與別人比較,獲得優越感和自信。如果有反對者,他們會感到煩躁、厭惡,覺得自己不被理解。但在旁觀者看來,這種心態是幼稚可笑的。它影響人際交往,也破壞了職場發展。
四、應對方法:
1、多關心青少年的生活狀態,創建和諧的生活環境;
2、合理疏導青少年尋找自我價值的途徑,如讀書、體育活動等;
3、現實社會要多接納這些年輕人,避免青少年沈迷虛擬世界無法自拔,與社會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