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是壹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它以淺顯的文字生動的描寫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課文原文,歡迎閱讀!
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課文原文 篇1池塘裏有壹群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遊來遊去。
小蝌蚪遊哇遊,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後腿。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問:“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裏?”鯉魚媽媽說:“妳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寬嘴巴。妳們到那邊去找吧!”
小蝌蚪遊哇遊,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前腿。他們看見壹只烏龜擺動著四條腿在水裏遊,連忙追上去,叫著:“媽媽,媽媽!”烏龜笑著說:“我不是妳們的媽媽。妳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妳們到那邊去找吧!”
小蝌蚪遊哇遊,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他們遊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壹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壹對大眼睛。
小蝌蚪遊過去,叫著:“媽媽,媽媽!”青蛙媽媽低頭壹看,笑著說:“好孩子,妳們已經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他們後腿壹蹬,向前壹跳,蹦到了荷葉上。
不知什麽時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經不見了。他們跟著媽媽,天天去捉害蟲。
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課文原文 篇2壹、依據課標說教材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它以淺顯的文字生動的描寫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同時向學生敘述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路。結合本單元和本課的特點,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壹)知識技能方面: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情和朗讀語氣。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朗讀課文和觀察課件,讓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價值觀:體會小蝌蚪急切找到媽媽的心情,享受家庭的溫暖。
(四)教學重難點:新課標特別強調語文課要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本課中,人物角色多,語言生動有趣,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典型教材,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朗讀,掌握青蛙的生長過程。自然而然,體會人物的心情。讀準相應的語氣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學策略。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朗讀課文,完成教學目標,我將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1、情景再現策略。
課堂上通過課件,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引領學生進入故事
2、合作學習策略。
學生合作表演課文中具體情節和分角色朗讀達到深層體驗。
3、遷移訓練。情感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遷移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素質。
三、結合學情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對低年級段的學生培養閱讀興趣,感受閱讀樂趣。本課有利於在閱讀中培養語感和想象力。所以我把本課的學習方法突出為“看、讀、品。”看,就是圖文對照,初步感受課文。讀,是通過朗讀,體驗情感。品,是品詞析句,積累運用。
四、說教學流程:
(壹)情趣導入:
1、出示小蝌蚪圖片,描述它的樣子。直接學習第壹自然段。動畫聽朗讀,體會這是壹群什麽樣的小蝌蚪?(快活的)但是他們也有壹個煩惱,遇到煩惱怎麽辦呢?(解決)這不是他們貼出了壹則尋人啟事。
2、尋人啟事:我是妳們的朋友小蝌蚪,我從生下來就沒有看見我的媽媽,當我看到別人的媽媽和孩子們壹起玩耍的時候,就特別的羨慕。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在哪裏?長的什麽樣子?有幫忙能找到我媽媽的`請撥打電話。我壹定重謝他!
這則尋人啟事壹定能激起孩子們的同情心,將他們引入課文的學習。
(二)引出青蛙的樣子。根據尋人啟事讓孩子們說出青蛙的樣子,孩子自由描述。那我們就跟隨小蝌蚪壹起去找媽媽吧。板書課題。
(三)整體感知課文。
1、通過看動畫,聽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並思考:小蝌蚪都去問了誰?最後找到媽媽沒有?
2、根據孩子的匯報學習2—6自然段
(四)精讀課文,學習二—六自然段
1、學習二自然段。
(1)出示圖片,看圖上畫了什麽,然後在找到相應的自然段自由讀文,邊讀邊畫出小蝌蚪和鯉魚媽媽說的話。
(2)看圖片比較小蝌蚪前後有什麽變化?
(3)思考小蝌蚪怎麽想起來要找媽媽的?
(4)抓動作詞“迎上去”的理解。可以看動畫也可以用實際動作演示。
(5)練習說話,小蝌蚪看到鯉魚阿姨叫小鯉魚捕食,心裏會想些什麽?這貼近孩子們的生活,相信他們會說的很好的。
(6)重點指導朗讀。多種形式的讀,可以分角色讀,指明讀
(7)看動畫,給動畫配音。並比較。
(8)總結學習方法:觀察圖,發現小蝌蚪有什麽變化。小蝌蚪又遇到了誰?畫出他們之間的對方,並有感情的讀壹讀。給動畫配音。
2、學習第三自然段。
和上壹段的學習方法基本相同。我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旨在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教育家曾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教不是為了教會已有的知識而是為了今後的不教而教,可見教會孩子學習方法是多麽的重要。
3、學習第四、五、六自然段。
(1)合作學習:出示學習提示:觀察圖,發現小蝌蚪有什麽變化。小蝌蚪又遇到了誰?畫出他們之間的對話,並有感情的讀壹讀。組內分角色讀。小青蛙後來幹什麽去了?給動畫配音。
(2)匯報交流。
(3)相機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小蝌蚪看到媽媽後會說什麽?
這是壹個由伏到半伏最後放手的過程,對孩子的學習方法的掌握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也是孩子由理論到實踐的壹個過程。合作學習是將老師教的方法內化為學習能力的壹種途徑。
4、總結全文。
課件演示青蛙的生長全過程。
完成練習:
5、拓展知識:壹只小青蛙壹年能消滅害蟲壹萬五千只。保護莊稼。
6、布置作業。選擇性作業:
(1)續編小青蛙遇到媽媽後的故事。
(2)查資料,小青蛙消滅害蟲的資料。
(3)寫壹句保護青蛙的宣傳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