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在公什麽意思如下:
夙夜在公的意思是:早晚都在從事公務。形容勤政盡職。
夙夜在公,漢語成語,拼音:sù yè zài gōng,釋義:從早到晚,勤於公務。出自:《詩經·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作謂語、定語;指官吏勤於政事。
《召南·采蘩》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這是壹首反映人們為祭祀而勞作的詩,主要敘寫為了采辦祭祀所需的用來燎燒的蒿草,主人公大費周章地去尋找和采辦的經過和完成祭祀過程的辛勞。
詩中采蘩者的身份歷來有爭議,或說宮女,或說夫人,或說奴仆。全詩三章,每章四句,重章疊句。其主要特色在於前兩章以壹問壹答出之,明顯地受了原始民歌的影響;末章寫其儀容,用“僮僮”“祁祁”,言語雖簡,而采蘩者之儀態神情可現。
關於《召南·采蘩》的背景,古代學者有兩種說法:壹說為祭祀而作,壹說為養蠶而作。其主人公采蘩者的身份,歷來也有很多說法。《毛詩序》曰:“采蘩,夫人不失職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則不失職矣。”是以為此乃貴族夫人自詠之辭,說的是盡職“奉祭祀”之事。
朱熹《詩集傳》則曰:“南國被文王之化,諸侯夫人能盡誠敬以奉祭祀,而其家人敘其事以美之也。”定主人公為“家人”,這是對毛序的壹大修正。不過以為那辛勤“采蘩”“夙夜在公”的還是“諸侯夫人”,於詩意未免仍有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