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塵土。
塵埃 [ chén āi ]?
釋義:飄浮於宇宙間的巖石顆粒與金屬顆粒。
引證詳解
1、飛揚的灰土。
柔石 《沒有人聽完她底哀訴》:“朔風壹陣陣地掃清她身上底塵埃和她胸中底苦痛。”
2、猶塵俗。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非超越塵埃,解脫人事,或愚屯罔識,惟眾是從者,其能緘口而無言乎?”
3、喻骯臟或骯臟的東西。
巴金《懷念老舍同誌》:“坦率地說,我們誰的心靈中沒有封建的塵埃呢?”
4、?明清白話詞語
指沒有修飾過的含有塵土的地面。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四回:那只虎蹲著身,伏在塵埃,動也不敢動動。卻被他照頭壹棒,就打的腦漿迸萬點桃紅,牙齒噴幾珠玉塊,唬得那陳玄奘滾鞍落馬。
近義詞:灰塵、塵土。
反義詞:沙粒。
筆順
擴展資料:
1、灰塵 [ huī chén ]?
釋義:塵土。
引證:郭沫若 《北伐途次》六:“房間怕有兩三個月沒有人住宿過,也沒有人打掃過,灰塵真是‘山積’著的。”
2、塵土 [ chén tǔ ]?
釋義:附在器物上或飛揚著的細土。
引證:吳運鐸 《把壹切獻給黨·我們的平射炮》:“疾風暴雨般的炮彈從四面鉆進了碉堡,塵土迷漫半天,眼看那高大的碉堡坍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