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就地正法

就地正法

“就地正法”壹般只會對那些罪證確鑿窮兇極惡的犯人實行。因為壹旦決定“就地正法”的話,就意味著不會再走其他的司法程序直接判死刑且立即執行。

雖然古裝劇中就地正法經常出現,但是事實上在古代壹般司法公正的朝代的很少出現的,官府對於死刑的判決總是慎之又慎,壹般涉及到死刑的案件,都需要壹層壹層的遞交案情書,請示,最終要接受到巡撫或者總督的批示才能最終判決。這樣的壹套程序下來就極大了減小了出現冤案的可能性,而“就地正法”就跳過了這所有的程序,壹旦實行就再也沒有後悔翻案的機會。

從很大的壹方面來說,就地正法的頻繁程度就能大致衡量壹個朝代司法體制的健全程度,其實在清代前中期對於死刑犯的判處還是及其嚴格的,但當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後,連年戰事是犯人的押解,運輸都變得困難,於是便大規模的實行就地正法,當十數年之後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之後,官員已經習慣了就地正法的簡潔。在這之後朝廷官員還就是否繼續實行就地正法的制度展開了討論,畢竟就地正法減少了很多繁瑣,極大的減少了地方官員的工作量。

就地正法能有效的威懾到那些想要犯罪的人,但是又加大了冤案的產出率甚至會使地方官員的貪汙增加,所以說就地正法是壹柄雙刃劍,不好直接判斷對與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