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什麽是石漠化

什麽是石漠化

什麽是石漠化如下:

石漠化,亦稱石質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導致地表土壤損失,基巖裸露,土地喪失農業利用價值和生態環境退化的現象。

產生原因

壹般說來,巖溶區水土流失是導致石漠化現象的重要成因之壹,在相同的地質環境下,水土流失越嚴重,土壤的流失量越大,土層厚度逐漸變薄,巖石裸露面積不斷擴大,石漠化程度也日益嚴重。脆弱的自然、生態與地質環境等自然因素和強烈的人類活動為主導驅動力的石漠化形成機制得到學術界普遍接受。

主要方法

1.封山育林植被恢復技術

對於土壤量、土層和地表水等資源非常稀少和缺乏的情況下,應以全面封禁的技術措施為主體,減少人類和牲畜的活動,避免其對土地造成的破壞;並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生產能力和種植能力,加強培育草種類型,通過長時間的全面封禁,達到有效抑制水土流失和環境惡化的效果。

2.高效速生生態型林灌草種植技術

壹般而言,石質荒漠化區域的高地與山體陽坡的光照較強,導致空氣幹燥,土壤的水分較少且土層淺薄。因此該地區應選擇喜陽性樹種,該樹種耐旱性和適應性強;而石質荒漠化區域山體下部和陰坡光照較弱,導致空氣潮濕,土壤濕潤,因此應選擇對光照條件要求不強且適合在濕潤條件下生長的樹種。

在植被覆蓋率低但土壤環境條件較好的緩坡或荒山退耕地,應以播種灌草和大空間的種植喬木幼樹的方式來構建喬灌木群落;在植被覆蓋率較大、樹種高度較高和喬木稀少的灌草區域,主要播種樹苗造林,定植喬木幼樹,從而使喬灌草群落的雛形快速恢復和形成。

在土壤層厚實,種植條件優越的平緩坡地,可以選擇用途廣泛和經濟價值較高的喬灌植物種植,以逐步形成喬、灌、草三位壹體的多層植被群落,來增強水土保持的能力和水源涵養功能,達到提高林地土壤肥力的目的,為今後種植樹種創造有利條件。

3.山地生態農業配置技術

山地生態農業配置技術適用於輕微石質荒漠化地區。在預防石質荒漠化的同時,應多考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當地人民增產增收,提高生活水平。

4.水土保持模式

喀斯特山區土層普遍較薄,巖石的裂隙發育,在降水的作用下容易發生土壤侵蝕,降水下滲,導致土地資源退化,地表嚴重幹旱,所以必須強化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