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撒哈拉大沙漠中的綠洲是怎麽來的?

撒哈拉大沙漠中的綠洲是怎麽來的?

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的北部,西起大西洋,東到紅海海邊,縱橫於大西洋沿岸到尼羅河河畔的廣大非洲地區,總面積大約有800萬平方千米。

撒哈拉大沙漠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沙漠組成的,平均高度在200米至300米之間,中部是高原山地。它的大部分地區的年降水量還不到100毫米,氣溫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攝氏58度。

撒哈拉大沙漠當中,有時候也會看到壹些水草豐盈的地方,被人們稱做“沙漠中的綠洲”。所以,“撒哈拉”壹詞在阿拉伯語中是“大荒漠”的意思,這個詞語非常形象地說明了撒哈拉大沙漠是多麽的荒涼。

那麽,撒哈拉大沙漠從古至今難道壹直是這樣荒涼嗎?經過人們艱苦的探索,終於證明了撒哈拉大沙漠地區遠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遠古時期,還真的是壹片綠色的平原。那些早期居民們也曾經在這片綠洲上,創造出了非洲最古老和值得驕傲的壹代燦爛文化。那麽撒哈拉大沙漠的“綠洲之謎”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公元19世紀中葉的時候,德國壹位叫巴爾斯的探險家,在阿爾及利亞東部的恩阿哲爾高原地區曾經意外地發現了幾處古代的文化遺址。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有壹天,巴爾斯正在恩阿哲爾高原地區行走著,前邊出現了壹處高高的巖壁。巴爾斯擡頭壹看,只見那高高的巖壁上好像刻畫著許多巖畫,就急忙走了過去。等到巴爾斯走到巖壁跟前,看見那上邊刻畫著好多圖案。這些圖案當中刻畫的有馬、有人,竟然還刻畫著水牛的形象,而且那水牛的形象刻畫得特別清晰。巴爾斯的心裏感到非常驚訝巴爾斯弄不明白,但是他暗暗地記住了這件事情。

不久,巴爾斯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其他沙漠地帶,也發現了水牛的巖畫。這時候,巴爾斯的心裏開始琢磨:“撒哈拉大沙漠裏既然有水牛的巖畫,就是說這裏曾經生活過水牛這種動物,否則,人們不會憑空把水牛的形象刻畫在巖壁上。既然這裏有水牛的形象,就可以說明這裏在遠古時代壹定會有水和草,要不水牛怎麽能活呢?既然這裏有水牛,這就可以說明在遠古時代壹定有遊牧民族在這裏居住過。如果按此想法往下推理的話,撒哈拉大沙漠在遠古時代壹定是個綠洲了。”

後來,巴爾斯在恩阿哲爾高原地區的巖畫上,發現了犀牛、河馬和壹些在水裏生活的動物巖畫。他還驚奇地發現,在這些巖畫裏邊竟然沒有駱駝這種動物。巴爾斯感到更加興奮。因為只有有沙漠的地方,才會有駱駝!只有有水和草的草原上,才會有水牛、河馬!撒哈拉大沙漠裏的巖畫上沒有駱駝,這就說明這裏在遠古的時代壹定是有水、有草的大草原,決不會像現在這副樣子,到處都是沙丘和流沙。

於是,巴爾斯把撒哈拉大沙漠的歷史分成了前駱駝期和駱駝期,來標明撒哈拉大沙漠的草原時代和沙漠時代的鮮明界限。後來,考古學家們都普遍采用了巴爾斯這種對撒哈拉大沙漠的歷史分期。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法國壹位叫法拉芒的地質學家曾經到了阿爾及利亞奧倫南部。他在那裏也發現了壹些古代洞穴壁畫。經過仔細認真地考察,法拉芒覺得巴爾斯把撒哈拉的歷史分成草原時代和沙漠時代非常合理。這時候,法拉芒還發現這些古代洞穴壁畫裏邊,早期的作品當中經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到了晚期的壁畫當中忽然就沒有了水牛的形象。這是怎麽回事兒呢?法拉芒認為,那時候撒哈拉地區的自然條件肯定是突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也就是說這裏的水源沒有了,撒哈拉才逐漸變成了沙漠。這樣,撒哈拉地區原先的那些水牛也就沒有辦法再活下去了。沒有了水牛,居住在撒哈拉裏的人們當然也不再去刻畫它了。

1956年的時候,法國壹個叫亨利·諾特的科學家曾經帶領著壹支法國考察隊來到撒哈拉大沙漠,在阿爾及利亞的阿哈加山脈和恩阿哲爾高原地區進行考察。他們經過好幾個月的艱難跋涉,最後飲水用完了,大部分隊員生了病,實在是沒有辦法再往前走了。亨利·諾特決定呼叫飛機前來救援,放棄這次考察計劃。沒想到,就在這時,他們忽然發現了壹些古代的山洞。亨利·諾特和隊員們立刻忘記了渴,忘記了累,忘記了病痛,動手發掘了起來。結果,他們除了找到了壹些古代山洞,還找到了壹條隧道。在那些山洞和隧道裏,他們找到了大約三萬件壁畫作品。亨利·諾特和隊員們壹看,哎呀,這些壁畫作品的色彩太豐富了,而且有著各種各樣的圖案,實在是太珍貴了。他們別提有多高興了,趕緊拍照的拍照,制作拓片的制作拓片,興奮地忙碌了起來。

亨利·諾特和隊員們從撒哈拉大沙漠回到法國的巴黎以後,立刻對那些壁畫的照片和拓片進行了仔細的研究。最後,他們認為,這些壁畫生動地反映了撒哈拉地區有綠洲時代的社會風貌。

這些壁畫當中,有古代遊牧部落圍剿野生動物的狩獵場面。那些野生動物的形態刻畫得非常逼真,讓人壹看就能夠認出來是大象、獅子、野驢,還有什麽河馬、犀牛、羚羊。它們被獵人追得拼命地奔跑著,那模樣特別瘋狂,看上去就好像要從畫面上跑出來似的。

這些壁畫當中,還有不少專門表現人物形象的作品。那些人物的身體顯得很高大,最高的約有9米。人物的外形差不多都是胳膊和腿顯得特別長,腰卻很細,肩膀很寬,那模樣非常像現在非洲黑人的身體特征。而且,有的人物形象的肩膀和後背上有很多白色的斑點,就跟現在西非和中非黑人裝飾在身體上的標誌差不多。所以,有些科學家覺得這些壁畫中的人物形象是典型的黑人種族的模樣。這就說明了撒哈拉史前文化是非洲土著黑人創造出來的。

這些壁畫當中,有些作品刻畫的是宗教儀式。所以,有些科學家認為,那時候生活在撒哈拉地區的人們已經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圖騰崇拜。在壁畫裏邊經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這就說明水牛那時候可能在人們的生活裏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於是人們就把水牛當成壹種特別神聖的圖騰崇拜的東西了。

那麽,這些壁畫是什麽年代創作出來的呢?亨利·諾特他們用放射性碳14的測定年代方法表明,這些壁畫大約是在公元前54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間創作出來的。亨利·諾特他們還發現,這些壁畫往往是用不同的風格和不同的年代刻畫在巖壁上的,所以顯得重重疊疊地刻畫在壹塊兒。這些都說明,那時候撒哈拉地區的人們已經在這裏生活了好幾千年了。這也就是說,那時候的撒哈拉地區正處在有水、有草、人興畜旺的草原時代。

自從亨利·諾特他們有了對撒哈拉地區的重大發現和考察結果以後,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們紛紛走進了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進行科學考察。這些科學家們不僅在阿爾及利亞的恩阿哲爾高原地區有了許多新的發現,而且還在利比亞、尼日爾、馬裏、乍得和蘇丹這些國家的沙漠裏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這些成果也表明了撒哈拉史前覆蓋的範圍和現在的沙漠地區幾乎壹樣的廣遠。

撒哈拉地區的綠洲時代是已經確定了下來,那麽撒哈拉的綠洲時代是什麽時候結束的呢?它的沙漠時代是什麽時候開始的呢?也就是說,撒哈拉的史前文明又是什麽時候衰落的呢?

科學家們發現,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以後的撒哈拉壁畫裏邊,那些水牛、河馬和犀牛的形象開始逐漸消失了。這就說明,那時候的撒哈拉地區的自然條件正在發生變化。到了公元前100年的時候,撒哈拉地區所有的壁畫幾乎快要停止了,撒哈拉地區的史前文明也就開始徹底衰落了。科學家們經過分析和研究,估計這也許是由於那時候的水源開始幹涸了,氣候開始變得特別幹旱了,要不就是發生了饑荒和疾病。

科學家們經過研究和分析,認為撒哈拉地區的草原逐漸變成沙漠大概經歷了這麽壹個過程:先是氣候發生突然的變化,下的雨迅速減少,壹部分雨水落到幹旱的土地上以後,很快就被火辣辣的太陽曬幹了;另壹部分雨水流進了內陸盆地,可是由於雨水量不多,也就滯留在了這裏,盆地增高以後這些水就開始向四周泛濫,慢慢就形成了沼澤。經過壹年又壹年的變化,沼澤裏的水分在太陽的照射下慢慢就變幹了,這樣就慢慢形成了沙丘。這時候,撒哈拉地區的氣候變化得更加壞了,風沙也越來越猛烈。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又不知道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壹個勁兒地砍伐樹木,沒有節制地放牧,撒哈拉地區也就慢慢變成了沙漠地帶。經過科學家們測定,山洞裏邊的駱駝形象大約是在公元前200年出現的。也就是說,至少在公元前200年的時候,撒哈拉就變成了壹片茫茫的沙漠。

經過科學家們艱苦的探索,撒哈拉地區的“綠洲之謎”就算初步揭開了。不過,科學家們對壹些問題還是有點解釋不清楚。科學家們看著這些撒哈拉大沙漠裏的巖畫,不由地產生了壹個疑問:撒哈拉地區史前時期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刻畫了那麽多的巖畫,可是他們是用什麽辦法來刻畫的呢?

有的科學家說阿爾及利亞的恩阿哲爾高原的壹種巖石叫路石色頁巖,能畫出紅、黃、綠壹些顏色來,而且色彩十分艷麗。再說科學家們曾經在那些山洞裏邊發現了壹個調色板,就是用這種頁巖制作的。這個調色板上還殘留著壹些儲石頁巖的顏料。在這個調色板旁邊,科學家們又發現了壹些小石硯和磨石這樣的調色工具。所以說,生活在撒哈拉地區史前時期的人們也許是先用壹種特別銳利的陵石,在巖壁上刻出野生動物和人物的形象輪廓來,然後再把儲石頁巖做成的顏料塗抹上去。

這個問題不管科學家們解釋得正確不正確,反正總是有了壹種解釋。可接下來,又出現了壹個問題。這就是,撒哈拉地區山洞裏的那些巖畫經歷了好幾千年,可巖畫上的顏色為什麽沒有怎麽褪色,還是那樣艷麗呢?這個問題壹直到現在也沒有解開,成為又壹個難解之謎。

另外,撒哈拉大沙漠地區那些山洞裏的巖畫,本身就充滿了壹種特別神秘的色彩。1956年,亨利·諾特他們在阿爾及利亞阿哈加山脈東北面有個叫塔西裏的地方,發現壹個山洞,那裏邊有壹幅6米高的彩色人物壁畫。當時,亨利·諾特看著這幅壁畫,怎麽看怎麽感到納悶。原來,這是壹幅半身人像,刻畫著人物的頭、肩膀、兩只胳膊和上身,奇怪的是就是沒有耳朵、嘴巴、鼻子、眉毛;更加令人奇怪的是,這個人物像的臉上有兩只眼睛,壹只眼睛在臉的正中間,而另外壹只眼睛卻長到了耳朵邊上,那模樣顯得特別怪誕、特別滑稽。當時,亨利·諾特越看越覺得壁畫上的這個人物形象是另外壹個星球上的人刻畫的,於是給這個人物起了壹個名字,叫作“偉大的火星神”。

後來,好多當代的人們看了這幅人物壁畫,都感到特別驚奇:“哎呀!它的表現手法,怎麽會和法國現代派繪畫大師畢加索的人物肖像的表現手法那麽相似呀?而且,它的人物外形和畢加索的人物外形也十分相像呀?”人們除了驚嘆以外,又問出了這樣壹個問題:撒哈拉地區那些遠古時期的人們為什麽要用這種變形的藝術手法來表現人物呢?這當中又有什麽奧秘呢?

這些問題壹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回答得上來,成了壹個難以解開的謎團。

撒哈拉大沙漠的氣候奇觀

非洲大陸幾乎l/3為撒哈拉大沙漠所占據。這個地區有壹些特有的氣候奇觀。